(原标题:康保老人聊端午)
康保老人聊端午
李国彬
话说端午节,它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度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生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揀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节还有个传说,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端午节除了代表瑞午的粽子外,在这一天,很多的朋友会发送互祝(端午节快乐)的短信。对此,非遗专家说,不是所有节日都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端午节可以说:(端午安康。)
粽子有棱角,它的棱角就像是一把刀子,可以将病魔、灾害铲除。夏天到来疾病多,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用兰草进行沐浴,这样可以将即将产生的疾病和瘟疫驱走。在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
一吃吃五黄,需要吃名称中带有黄字的食物,如蛋黄、黄酒,也可以是黄瓜。意思是指这个季节青黄不接,吃黄色的食物就可以接上了。
二拴就是要拴葫芦、扫把、五毒图,代表着福、禄,生命延续安康,可以将坏的东西扫除,五毒图则可以以毒攻毒。
三采就是采艾蒿,也是为了驱除霉运、不好的东西。
民间还有戴五彩绳的说法,老人将五个颜色的绳子拴在孩子手腕脚脖上,第一场雨出现彩虹,把五彩绳扔进流水中,寓意驱走疾病。还有挂小辣椒、老虎鞋,孩头上写王字,这样孩子不闹,也是为了驱除灾害、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