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检察官,你好,何为非法集资?
答: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该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
一、如何识别非法集资
1.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等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2.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3.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4.利用亲情诈骗
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二、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1、要“四看”:
一看:看融资合法性;
二看:看宣传内容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三看: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
四看:看参与集资主体。
2、要“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3、要“等一夜”: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息诱惑盲目投资。
三、如何应对非法集资
检察官建议: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需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认清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识破非法集资真面目,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一旦发现企业或个人有非法集资违法活动,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或举报,避免财产遭受进一步损失。
(拍摄整理:彭建霞 刘韶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