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奉献的过程就是创造幸福和体验幸福的过程,被人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和我配型成功的患者与我何尝不是一种缘分,救人一命,何乐而不为?”这是今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小韩的感言,也是自己的生活态度的展现。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29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工作人员密封好,即刻被送往患者的医院,为一位血液病患者注入新的希望。至此,小韩成为中华骨髓库第9762例、河北分库第464例,保定市第4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韩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2018年在学校门口的献血车上,与舍友共同参与了无偿献血,这虽然是小韩的第一次献血经历,但在献血期间,通过采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有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机会,便认真填写了申请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回想当时的情景,小韩说:“从那天开始,我每天心里都默默希望有人能与我配型成功!”
今年4月份,小韩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有一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电话那头询问小韩是否愿意进行下一步的高分辨检测并同意继续捐献等问题时,小韩兴奋地回复:“我愿意!”随后,小韩详细了解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流程,并进行体检等准备。
“一辈子很短,短到我们还没认真生活可能就老了,一辈子又很长,长到我们可以用每一个日夜来体现我们的价值。”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小韩表示这是他应该做的事,他也相信他身边的很多人在面对这种事情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捐献。据了解,小韩在校三年来,一直接触着幸福观教育的熏陶,懂得了积极奉献的过程就是创造幸福和体验幸福的过程,疾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令人恐惧的,很多家庭因病致贫,一人拖垮一个家庭,面对捐献这件事情,小韩知道他拯救的不单单是这位患者,而是在挽救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