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来自邯郸市临漳县的赵女士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276毫升,这些“生命种子”将在第一时间快速送达另一个地区的医院,救治一名血液病患者。至此,赵女士成为中华骨髓库第9748例、河北分库第463例,邯郸市红十字会第11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赵女士也成为了邯郸市临漳县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女性志愿者。
赵女士是一位共产党员,目前在某银行工作。早在2010年,赵女士就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临漳县最早的志愿者团队里的一员。对此她表示:“在我的认知里,我知道血液病是很难治愈的疾病,并且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很多的,他们只能通过骨髓移植治愈的几率才会更高,我加入中华骨髓库,就是怀着能够有机会救人一命的想法。”
心怀善心的赵女士终于等来了初步配型成功的消息,“今年4月份的时候,县红十字会打电话询问我的捐献意愿,当时我可兴奋了!”赵女士在心里栽种了十年的种子慢慢发芽,但在激动之余,赵女士又有些担心,因为自己的家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从未了解过,能否得到家人的支持还是一个大问题。
当赵女士的爱人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支持妻子的决定,但家中的几位老人却提出了强烈反对的意见。赵女士说:“老人不了解捐献流程,十分担心我的身体受到损伤,才会这么反对。”随后,赵女士通过向家人讲解了捐献的流程,并让家人换位思考患者的情况。“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肯定会充满曲折,在绝望的时候,知道配型成功的消息,肯定是看到生的希望,如果我们就这样放弃,对一个生命、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把他们最后的一点点的希望之光给扑灭了。”就这样,赵女士的家人也都决定支持她的决定,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此外,赵女士的义举也得到了工作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并主动分担她手中的工作,让赵女士可以全身心的完成此次爱心捐献。采集计划确定后,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护下,赵女士来到了石家庄。"我希望病人可以尽快得以救治,尽早的恢复往日的幸福生活。”勇敢伸出手臂奉献献血的赵女士,在采集结束后为患者送上了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