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有关中小学生溺水事故时有发生,触动了无数家庭和社会各界的神经,暑假即将来临,如何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据统计,近年来,溺水事故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中国平均每年有数万名儿童死于溺水,一个个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被无情地吞噬,实在让人惋惜不已。从新闻披露的中小学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分析,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匮乏、家长监护缺位和社会监管不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开始将防溺水安全教育提上日程
防溺水安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从幼儿园开始,就教育孩子不要单独玩水,不要私自结伴去河里游泳等。在学校教育正确的引导下,充分保障孩子对溺水事件的正确认识。让孩子从认识危险、感知危险,学会理性应对和化解危险,让防溺水安全教育走进孩子心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家长要时刻监护自己的孩子,保障孩子人身安全。
不少溺水事件都是由于家长的监护缺位造成的,溺水事件一旦发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家长要做到,从小教育,时刻提醒,时刻监护,把孩子置身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另外,要适时安排孩子学习游泳,不但能具备自救能力,还可以强身健体。
三、加强社会监管力度,为每个人营造安全的环境。
社会监管是此类事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将重点区域纳入管理,完善危险水域警示标识,并全面开展溺水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加大防范学生溺水宣传工作,落实重点时段防范学生溺水,引导社会全面关注和重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等。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防护网络,通过建立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发挥政府有关部门作用,多方合力防溺水事件发生。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天使,我们要拼尽全力,多方合力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刘奕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