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道,在于得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导向,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监督结合、严管厚爱与奖优罚劣并重,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选人用人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制度选人,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对那些默默奉献,实绩突出的干部,特别是优秀的业务干部和基层干部要重视、要提拨,让落实不力、发展滞后、工作无创新的干部坐不稳、有压力,让工作扎实、实绩明显、创新有为的受鼓舞,有干劲。
要不断优化考核工作机制,创新考核工作方式方法,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探索推行常态量化考核,对政治不清醒、不坚定的实行“一票否决”,对交办的任务,不上心、不主动、拖着不办的考核坚决不过关。同时,把政治考核工作进行细化,通过对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及人品道德、工作能力、群众感情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考核,切实把讲政治、肯担当、能力强的干部筛选出来,把不敢担当、不抓落实、贻误发展的干部清理出去。
要用对用好。根据区域的基础条件、产业特色、目标定位等不同情况,科学设置考核内容,规范设置考核项目,客观分析评价结果,既考量“显绩”也考量“潜绩”,在考准考实的基础上,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思想,对接岗位需要,发挥干部特长,把合适的干部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坚持重项工作与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推进到哪里,干部考核就迅速跟进到哪里,坚决做到依岗选人、人岗相适。(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