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达国际健康城坐落于北京东燕郊,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不含附属用地),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在医院与养护中心之间修建了一条平均宽约60米、长约700米,总面积4万平方米的水系带状公园,形成了小桥流水、亭台轩榭、花鸟树木相互映衬、游船雕塑动静相宜的特色美景。由燕达医院、燕达康复中心、燕达养护中心、燕达医学研究院、燕达医护培训学院五个板块组成。
燕达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设置床位3000张(其中康复床位设置1000张),成为京津冀三地首批协同发展试点单位,2014年以来,燕达医院先后与北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实现了紧密合作。2017年1月,北京市人社局发文,把燕达医院作为“北京市参保人员持卡直接结算医疗机构”。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把燕达医院作为“京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2017年5月,国家人社部发文,把燕达医院作为“首期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燕达医院拥有500排动态CT、PET-CT、3.0T核磁共振、双C型臂血管造影机、高能直线加速器、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系统、数字化心脏复合手术室等一流的医疗设备。
拥有各专业重点人才300余名,开展冠心病、房颤单侧胸腔镜一站式杂交手术,脑血管病综合治疗、颅内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综合治疗,胃癌及结直肠肿瘤治疗,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精确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介入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综合治疗、泌尿系肿瘤微创治疗,膝、髋关节置换,颈椎、腰椎退变外科治疗,ERCP胆管取石术,消化内科早癌筛查,全生命周期风湿免疫疾病治疗,儿童保健,神经介入治疗,生殖医学等均处于领先水平。
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健康体检,通过身体评估,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病愈后跟踪咨询,制定疾病防控方案、康复方案,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康复中心配备的各专业康复师,提供各项康复服务。
通过与北京朝阳医院紧密合作,搭建燕达医院医护技全面发展平台,通过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打造“天坛·燕达脑科中心”,通过与首都儿科研究所合作,打造“首儿所·燕达儿科疾病诊疗中心”,通过与北京中医医院合作,打造“北京中医医院·燕达中医诊疗中心”,通过与北京协和医院有关专家团队合作,把风湿免疫、妇产、检验打造成业内一流水平。
通过先后与河北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等12所院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有百余名燕达医院专家受聘为教授和讲师。上述这一切使燕达医院实现了快速发展。
燕达养护中心设置床位10000张,2016年10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发文,把养护中心作为“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项目”。2017年12月,养护中心被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办遴选为“首批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作为行业典范面向全国推广”。2019年4月,燕达养护中心被河北省民政厅评定为五星养老机构。
为半自理非自理老年宾客设置的养老居所有宾馆式VIP套间,豪华双人间和普通双人间。为自理宾客设置的家居式养老居所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两室一厅一厨两卫,三室两厅一厨两卫,达到舒适、适老化效果。
设置的信息化系统为5G升级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完善的养老智能化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库、智能平板终端和智能一卡通,为老年宾客提供健康管理、智能定位、紧急呼叫、智能点餐、各类活动预约、查看各类资信、电子围栏等。设置的智能床垫、遥感监测系统,对高危宾客身体指标24小时监测,当身体指标出现异常时,遥感监测自动报警,会得到医护人员及时救助,可极大减少高危宾客意外事故或猝死的发生。
养护中心为半自理非自理老年宾客设置了6个服务包,为自理宾客设置了5个服务包。配备的家庭医生、护士定期上门健康检查、健康调理和健康指导等,并采集标本进行检验,把身体指标录入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中医医生提供针灸、拔罐、艾灸、蜡疗、理疗等服务,心理咨询师提供心身疾病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配备的护理员为老年宾客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料服务,帮助室内外活动、沐浴阳光等,社工定期上门提供精神慰藉、灵性关怀、带动活动等服务。
为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养护中心专门建立了蔬菜、米面、肉蛋、饮料等的供应基地,对食品源头、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设置了严谨、科学的检查监控机制。
设置的餐厅有自选餐厅、自助餐厅、特色餐厅、个性化自点餐厅、素食餐厅、西餐厅。各式餐厅可容纳三千多老人同时就餐,营养师制定的营养配餐方案,让老年宾客实现健康饮食,各式包间为家庭聚会和招待客人提供便利。
老年大学定时举办舞会、生日会、歌咏比赛、节假日庆祝、养生讲座等活动,还开展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课程。
园区内种植的各类成树、花卉和果树实现了四季绿、三季花、三季果效果。水系和带状森林公园,形成了亮丽宜人的景观,又起到改善园区环境的作用。漫步在如诗如画般的园林公园,观赏设置的楼台亭阁和艺术雕塑,使老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