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泥河湾 —— 于家沟遗址丨“ 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连载篇))
于家沟遗址位于阳原县虎头梁村西南约500米的于家沟内,发现于1965年,距今约1.05万年,是泥河湾虎头梁遗址群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于家沟遗址发掘现场
于家沟遗址在1965年发掘后,于1972—1974年、1995—1998年又分别进行了发掘。其中1995—1998年的发掘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石制品
于家沟遗址发现石制品达4万余件,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细石核、细石叶、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大量出土细石核、细石叶和各式刮削器、尖状器、石镞等,表明其为典型的细石器文化。
装饰品
于家沟遗址出土装饰品
装饰品在遗址中屡有发现,类型有穿孔贝壳、鸵鸟蛋皮制成的扁珠、用鸟的管状骨制成的管珠及钻孔石珠等。其中一件圆形蚌饰尤为精美,直径1厘米,分布钻孔20个,周缘切制成齿轮状。装饰品加工方式主要有切割、磨、钻等。
陶瓷
于家沟遗址出土陶片
于家沟遗址发现的陶片为夹砂黄褐陶、红褐陶、黑褐陶,多为素面。根据最大的一块陶片来看,长宽厚分别为9厘米、7厘米、1.2厘米,为夹砂黄褐陶,胎体断面呈黑红相间色,器型为平底,可能是罐类,年代为距今1.1万年左右,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古老的制陶业证据。
于家沟遗址出土凹缺刮削器
于家沟遗址对研究泥河湾盆地新旧石器过渡提供了地层和文化依据,为探讨中国北方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重大学术课题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科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