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这几万亿元的“钱”,怎么来?怎么花?

0
分享至

(原标题:【财经翻译官】这几万亿元的“钱”,怎么来?怎么花? )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不同寻常的,在经历了一场全民战疫之后,这次特殊时期、意义非凡的重要会议承载了更多期许。

  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停工停产导致税收收入下滑。2019年,我国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已达2.36万亿元,今年继续实施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加上今年新出台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而接下来,常态化防控疫情、修复经济、拉动经济都需要花钱。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支出却要保障增加,尤其是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那么,“钱”从哪儿来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在报告公布的一系列数字中,中央财政赤字、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让这笔“钱”有了着落。

  今天,翻译君就为大家解释一下“钱从哪里来”,“钱将花到哪里去”。

这几万亿元的“钱”,怎么来?怎么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财政赤字高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元。

  中央财政赤字反映的是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通过发行国债弥补。其计算公式为:中央财政赤字=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央财政调入资金(含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等)。

  而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赤字率,它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说赤字,大家可能会问,国家还会欠钱吗?其实,国家和我们每个人的小家一样,遇到急事儿、大事儿借钱是正常的,关键是借得起、还得上。

  几乎每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行之前,关于财政赤字都会引发无数讨论。那么,这些新增的赤字用来干什么?

  以往的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和赤字率,是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来定的。比如,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在1998年到2004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这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采取的一次逆周期调节,赤字率有所提高。从2005年开始,财政政策从“积极”到“稳健”,赤字率逐年降低。到2008年,我国重启积极财政政策,这次是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连续12年。

  如今,为了对冲疫情造成的各种风险,提高赤字率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为促进经济快速恢复,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是实事求是,也是符合预期的。

  抗疫特别国债的目标是什么?

  政府工作报告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就是抗疫特别国债。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抗疫特别国债的规模是1万亿元。

  抗疫特别国债是对冲疫情影响的特殊举措,全部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我国有两次新发和一次续发特别国债。两次新发分别在1998年和2007年。其中,1998年发行的特别国债面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定向发行,所筹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的资本金。

  2007年,为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发行的15500亿元特别国债,到2017年,这笔特别国债开始到期,财政部选择续发以维持。

  以往的发行惯例,抗疫特别国债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而是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对项目有收益性要求。

  1万亿元新增财政赤字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这几万亿元的“钱”,怎么来?怎么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到哪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此外,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亿元。

  根据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发债只有“地方政府债券”一种形式,简称为地方债,分为一般债和专项债两种。一般债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没有收益的公益建设项目;专项债则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用于有收益的公益建设项目。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简称专项债)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办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建设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专项债发行灵活,不计入赤字,而且成本相对较低,通过项目收益偿还,还款来源有保障,并依法实施限额管理,可以有效防范风险。

  基础设施投入大,一些施工单位面临资金吃紧的窘境。专项债券在一定程度上可解燃眉之急,资金到位后,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据了解,经履行必要程序,前期已累计提前下达2020年专项债限额2.29万亿元。

  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各地专项债发行快马加鞭,充分发挥了专项债资金稳投资、补短板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让这些项目尽早“看得见、摸得着”。

  财政的钱应该怎么用?

  无论是提高财政赤字率,还是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增加专项债券,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体现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稳住经济基本盘,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些话语透露出财政政策精准匹配的信号。2020年,中央安排对地方的转移支付8.39万亿元,增长12.8%,增幅为近年来最高,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作为宏观调控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的力度是与“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困难相匹配的,其操作也必须“精准和精细化”,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政策越细化,定位到的人群越精准,相关的主体获得感越强。

  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该解决的问题积极解决,比如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困难,隐性失业和贫困人口的增加等等;该补的短板抓紧补上,比如国家应急能力建设和医疗卫生体系等等;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翻译君通读了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虽然这份报告相较去年字数减半,但减税降费、就业、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脱贫攻坚等工作的力度丝毫不减,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民的关切。为人民花钱,造福于人民,这是国家花钱的价值取向。有理由相信,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国家的钱一定会花在刀刃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佳琦劲敌出现!呐喊式直播带货到尽头了?今年的618直播大促,可能是史上最“卖力”的一届

李佳琦劲敌出现!呐喊式直播带货到尽头了?今年的618直播大促,可能是史上最“卖力”的一届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3-06-03 10:09:57
从来没有“台湾省金门县”,金门人不是台湾省人,始终都是福建人

从来没有“台湾省金门县”,金门人不是台湾省人,始终都是福建人

国学聚焦
2023-06-03 14:51:45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大学均回应,“学术妲己”副研究员位置要凉?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大学均回应,“学术妲己”副研究员位置要凉?

深刻成考
2023-06-02 19:10:31
矢野浩二:让女儿入中国籍,被日本当做叛徒,却说中国人不配养狗

矢野浩二:让女儿入中国籍,被日本当做叛徒,却说中国人不配养狗

熊熊猫联盟
2023-06-04 08:30:41
中超滑稽一幕!武磊上演摸头杀,蓉城门将连滚三圈,被嘲讽戏精

中超滑稽一幕!武磊上演摸头杀,蓉城门将连滚三圈,被嘲讽戏精

奥拜尔
2023-06-03 19:21:44
女嫖客是怎么回事?

女嫖客是怎么回事?

超黄超123
2023-06-03 22:13:46
我怀孕三月,婆婆天天送来鸡汤,我把汤给狗喝,三分钟后全家炸锅

我怀孕三月,婆婆天天送来鸡汤,我把汤给狗喝,三分钟后全家炸锅

阿琪故事说
2023-06-03 07:08:44
这家日企计划重返中国市场

这家日企计划重返中国市场

参考消息
2023-06-03 11:43:47
印媒:印度交通现代化任重道远

印媒:印度交通现代化任重道远

参考消息
2023-06-03 20:51:58
外媒:荷兰ASML开始算后账了

外媒:荷兰ASML开始算后账了

王小花说情感
2023-06-02 17:47:36
女子宾馆两次脱裤,向男闺蜜炫耀私密处纹身,男闺蜜:这谁能忍住

女子宾馆两次脱裤,向男闺蜜炫耀私密处纹身,男闺蜜:这谁能忍住

素素小昕园
2023-05-29 09:36:56
毛刘二人矛盾频发,最后一次见面后,刘少奇说:主席也控制不住了

毛刘二人矛盾频发,最后一次见面后,刘少奇说:主席也控制不住了

郁小姐读历史
2023-05-30 18:25:08
肇事的老师是个老好人,可他却不是一个好司机,而且还是个糊涂蛋

肇事的老师是个老好人,可他却不是一个好司机,而且还是个糊涂蛋

言村利姐
2023-05-28 13:10:01
老葛“精准狙击”挑衅辛巴低价卖货,辛巴心态崩溃破口大骂:让你跪着,你tm的就站不起来!

老葛“精准狙击”挑衅辛巴低价卖货,辛巴心态崩溃破口大骂:让你跪着,你tm的就站不起来!

娱乐的小灶
2023-06-04 00:30:42
排面!姚明现身上海交大,全场鼓掌,李秋平陪同,黄秋实PK陈国豪

排面!姚明现身上海交大,全场鼓掌,李秋平陪同,黄秋实PK陈国豪

今日网球
2023-06-03 19:54:09
里弗斯:有人出价10万向我要詹姆斯的电话,听到原因后我果断拒绝

里弗斯:有人出价10万向我要詹姆斯的电话,听到原因后我果断拒绝

老胡聊球
2023-06-03 11:18:46
中国进入“新穷人”时代

中国进入“新穷人”时代

司徒正襟
2023-04-17 13:04:24
生姜立大功!美科学家从中发现逆生长分子,2天消除50%老化细胞

生姜立大功!美科学家从中发现逆生长分子,2天消除50%老化细胞

老胡说科学
2023-06-03 16:00:30
注意!不管胡子有多长,这“3个”时间段不要刮胡子,不是迷信!

注意!不管胡子有多长,这“3个”时间段不要刮胡子,不是迷信!

水大叔
2023-05-30 22:34:36
运作政府工程和大企业融资业务至今,聊下2亿中介费要求现金支付

运作政府工程和大企业融资业务至今,聊下2亿中介费要求现金支付

张令然
2023-06-03 16:56:34
2023-06-04 09:28:49

头条要闻

美方称美助理国务卿开始访华 外媒:寻求加强对华沟通

头条要闻

美方称美助理国务卿开始访华 外媒:寻求加强对华沟通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梅西末战仍遭嘘 巴黎更衣室现实一幕

娱乐要闻

葛斯齐曝汪小菲失联近状:生病很严重

科技要闻

顺利着陆!“圆梦乘组”航天员感觉良好

汽车要闻

售14.98-18.98万元 新款奕泽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韩网热议WBG击败JDG

旅游要闻

从拉萨自驾至阿里的六大奇景

教育要闻

9月1日起, 中小学将推行“5+4”学制! 教育部有了正面回答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