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邑法院撑起未成年人“保护伞”)
“六一”儿童节将至,在被疫情笼罩的阴霾下,孩子们那天真灿烂的笑脸依旧如花朵般绽放,作为基层法院,本着“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的司法理念,将探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新举措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抓。
近五年以来,武邑法院刑庭共审结20余件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其中,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罪名涉及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强奸、猥亵儿童、非法拘禁,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罪名涉及寻衅滋事、传播淫秽物品、聚众斗殴、盗窃、强奸、诈骗、故意伤害等。对于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保障未成年人的辩护权,坚持按“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未成年被告人量刑时充分考虑从轻、减轻的法定情节从宽量刑,依法执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使违法的未成年人放下思想包袱,正视人生轨迹,重返学校继续学习,健康成长。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多次组织刑事干警学习《关于依法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等文件,深入领会未成年人保护的政策精神,切实贯彻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精神。
为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在司法服务中加强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武邑法院大力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近年来,武邑法院刑事审判庭张法官进校园为学生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公益讲座,让法律的阳光普照校园,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武邑法院联合县小学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同学们以“当事人”的身份,井然有序的通过安检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地参观了诉讼服务大庭、第六审判庭、荣誉室、院文化长廊等,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观看了法院文化建设宣传片,为小学生送上别样的“法治大餐”。刑事审判庭刘法官还对同学们进行关于校园欺凌知识等与学生密切相关主题的法律讲座。
为进一步拓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举措,武邑法院通过青少年维权网站、维权热线电话或接受上门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儿童的家长提供事务法律咨询,协助他们处理好各种涉法事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作为司法机关,武邑法院多次被上级部门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我们有理由期待以我们的努力让法治护航,使得每一点稚嫩都灿烂,每一份纯真都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