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衡水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任忠秀在衡水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近年来,衡水市教育局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实施教育规范提升工程,以高质量普及本地适龄人口高中阶段教育为目标,通过公办学校增容挖潜和民办学校调整生源结构以及增加统一录取计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本地生招生计划,不断满足本地适龄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天,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工作相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主持发布会。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图
据介绍,衡水市教育局坚持目标导向、公益普惠、统筹管理和协调发展四条基本原则,增容挖潜、调整生源结构、调整办学结构、实施统一录取等措施增加本地生招生计划。按照招生计划安排,2020年主城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将超过去年。随着衡水中学西扩工程竣工使用,加之衡水市第二中学和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增加主城区招生计划,今年公办高中及部分民办高中在主城区统一录取的公助生计划进一步增加。同时,将大幅度增加公参民学校在主城区的统一录取计划,并且对公参民学校统一录取的主城区自费生学费优惠10%。将衡水中学、衡水市第二中学招生计划的90%和衡水市第十三中学、衡水市第十四中学招生计划的60%分配到主城区各初中学校,在基准分数线下降分录取,大幅度提高本地居民享有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此外,对主城区考生实施统一录取。参照高考录取办法,在公布一分一档后,由市考试院对主城区考生按计划、按志愿、按分数实施统一录取,将招生计划全部落实到人,保障招生录取公开、公平、公正,避免学校重复招生和家长盲目择校。
衡水在招生录取办法方面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关于录取批次和志愿设置,今年主城区普通高中统一录取共设四个批次,按顺序依次录取。其中第一批为提前批,招收公办高中特长生,由各学校自主招生;其它三个批次由市考试院按计划、按志愿、按分数统一录取。关于中考志愿填报,今年将在中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中考成绩公布后5日内,考生通过衡水市教育考试院官网填报个人中考志愿。每个统招批次内,考生结合自己的中考成绩、兴趣爱好、学习潜质等因素自主填报。升学志愿一经确定,不得变更,任何部门、学校和教师都不得强迫学生或指定其报考某类(个)学校,不得对学生填报志愿加以限制、干预和误导,更不得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关于录取依据及原则,在主城区报名参加中考的A类、B类、C类考生全部由市考试院按照招生计划、考生志愿、中考分数统一录取。D类考生可参加民办学校自主招生。凡是已经由市考试院统一录取的学生,其他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再行录取,学生也不得再择校。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在统一录取之前自主招生。在衡水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录取结束并公布录取结果后的民办学校剩余计划由学校自主招生,但不得录取已被衡水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录取的考生。(王梦雨)
图为《一图读懂2020年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改革》。衡水市教育局供图
附
具体的批次和志愿设置为:
第一批(提前批):衡水中学特长生、衡水市第二中学特长生、衡水市第十三中学特长生、衡水市第十四中学特长生。
第二批,省级示范性公办高中及其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7所):衡水中学、衡水市第二中学、衡水第一中学、衡水中学实验学校、衡水志臻中学、衡水志臻实验中学、滨湖新区志臻中学。
设置如下志愿:衡水中学统招生、衡水中学指标生、衡水第一中学公助生、衡水第一中学自费生、衡水中学实验学校、衡水市第二中学统招生、衡水市第二中学指标生、衡水志臻中学公助生、衡水志臻中学自费生、衡水志臻实验中学、滨湖新区志臻中学;
第三批,非省级示范性公办高中及其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6所):衡水市第十三中学、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顺平中学、创新实验中学、阳光中学、桃城第一高级中学。
设置如下志愿:衡水市第十三中学统招生、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指标生、衡水市第十四中学统招生、衡水十四中学指标生、顺平中学、创新实验中学、阳光中学、桃城第一高级中学;
第四批,其它民办普通高中学校(6所):桃城中学(本部)、英才学校、汇龙中学、启明学校、志华实验中学、湖城中学。
设置如下志愿:桃城中学(本部)公助生、桃城中学(本部)自费生、英才学校、汇龙中学、启明学校、志华实验中学、湖城中学。
A、B、C、D四类考生:
A类考生即满足主城区“4年户籍、4年学籍、初中三年在同一所学校就读”的条件。该类考生可填报任意志愿。
B类考生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具有主城区户籍、主城区学校学籍,初中阶段有转学经历或有在其它学校借读史的考生;二是2016年8月31日后户籍由主城区以外迁入并落户的考生;三是有主城区内乡镇办事处户籍在区直学校借读并注册有“其他类”考籍的考生。该类考生不能报考公办高中学校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公费指标生。
C类考生即主城区以外户籍,经区教育部门审核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条件的考生。该类考生不能报考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及其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不能报考公办非省级示范性高中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公费指标生。
D类考生为主城区以外户籍的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