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来自邯郸的志愿者,来石家庄只为了一个目标——捐献造血干细胞!”今日,两位捐献志愿者一起相聚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采集室内,为挽救两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伸出自己的手臂,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姚先生:人生要做有意义的事 捐献算一件
姚先生今日共采集到29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成为中华骨髓库第9697例,河北第457例,邯郸市第11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是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当时就想着万一有一天配型成功,我的血液能够为社会做贡献,挽救一个人的生命,那多有意义!”姚先生虽然成功入库,但并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才能等到。
直到去年的年底,姚先生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心里近十年的牵挂有了回响,姚先生毫不犹豫的答应进行检查环节,到今年的3月份,姚先生接到通知配型成功,可以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进行准备工作了。回忆当时的情况,姚先生说:“配型几率太低了,只有我才能让这位配型成功的患儿看到生命的希望,不管我了不了解捐献的情况,我都会下决心尽我的最大的努力。”
其实,当时的姚先生对造血干细胞采集的过程并不懂,而且家人也并不理解自己的决定。在经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说明和资料查阅后,姚先生心里放下了压力,家人也了解了捐献情况,不再反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短暂的人生中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捐献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一为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值!”姚先生说道。
路先生:我加入中华骨髓库 就奔着救人来的
路先生今日共采集到233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成为中华骨髓库第9698例,河北第458例,邯郸市第1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路先生是当地妇幼保健院的副院长,曾在2015年留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当时,路先生就留下一句话:“我入库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拯救一条生命,我奔着救人来的!”同在2019年的时候,路先生也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他与姚先生一样,选择了毫不犹豫的答应捐献。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名卫建系统妇幼保健工作者,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一命,我是幸运的。”路先生熟记以保障妇女儿童为宗旨,救死扶伤为目的的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全力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检查。
路先生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得知这件事情后表示,答应的事情就要兑现承诺,全力支持路先生捐献决定。有了父亲的肯定,加上了解到现在的捐献造血干细胞不等同于抽骨髓,对身体无害的情况,路先生便安心等待今天的到来。
“祝愿救助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这不仅是姚先生与路先生两个人的祝福,更是两个家庭对患者家庭的期许和鼓励。让我们勇敢伸出手臂,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擎起一片希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