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年人高投入保健品、虚假广告营销等乱象丛生的保健品市场一直饱受诟病,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区。而在众多保健品骗局中,老人多是心甘情愿被“忽悠”,这又暴露了什么问题?
众所周知,“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就是说,孩子要孝顺老人,儿女要孝顺父母。一直以来,孝都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也是我们万古长存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然而,一些不法商人,枉顾人伦道德,将目光转移到老年人身上,甚至打着“包治百病”的旗号,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从而谋取更多钱财。更有甚至,他们给老人灌输子女不买就是不孝的理念,挑起家庭纷争,而老人多因年事已高或缺乏亲情关爱,甘愿被骗。
面对保健品骗局,作为子女不能把百依百顺当成最大的孝顺,而是坚决遏制不法行为。同时,子女要常回家陪陪老人,多跟老人沟通,讲讲社会上曝光过的上当受骗的案例,让老人做一些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事情。还可以让老人多看看正规科学的养生讲座,了解正确的养生之道。子女也要注意跟老人的沟通方式,不要一听到老人花钱买保健产品,就极力反对或完全纵容,应该给老人家正确的指引,如果老人执意要买可以向老人推荐更可靠的品牌。此外,一些老人购买保健产品可能是因为身体确实出问题了,才会求助于保健产品。这种情况下,子女就要及时带老人去就医。同时也可以建议社区或相关机构通过组织健康讲座等形式,让老人从权威渠道获得保健知识,这样,当他们遇到夸大、虚假的保健品广告时,就会留个心眼,避免上当受骗了。
作为儿女,一切都要以父母的利益为重,孝敬父母要合情合理,千万不要把百依百顺当成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刘奕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