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调研统筹,避免同一时间到同一地方扎堆调研”,近日,中办印发的《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对调研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提出了明确要求。
扎堆调研,一般在出典型经验的地方问题比较突出。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正是应了这句老话,有的地方一个月时间里有半个多月都在接待调研组,个别地方甚至一天之内要接待10多批调研人员,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对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扎堆式”调研,有可能会打乱该地原本的工作节奏、计划安排,“走马灯”式的你来我往,也学不到先进典型的真正精髓。
调研是为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绝不能因为某些地方是典型,就要一窝蜂去“打卡”,这反而会助长装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背离了调查研究的初衷,浪费社会资源,增加基层负担。任何基层单位,人手都是有限的,甚至是比较紧张的,调研单位太多、太频,肯定会加重基层单位的负担。面对众多调研组,自然让基层典型不堪重负。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为了推动工作,发现典型,学习典型,很有必要,但要注重方式方法,做到既交流经验,又不能给基层添麻烦。比如可以对调研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调研,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印发材料等形式,对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甚至,可以静悄悄的去,静悄悄的走,通过去看去问去听,真正学到先进典型的精髓。总之,就是要让更多的干部从被调研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来。(符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