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强不息的盲人创业者——记三河市一生健盲人按摩康复中心王喜生)
王喜生,是一个普通视力一级的眼盲残疾人(是一名一级视力残疾人),已进入不惑之年,经过艰苦努力,成功创办了一生健盲人按摩中心,创业有成。先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证书、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合格证书、推拿按摩医士资格证书、廊坊市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盲人保健按摩项目二等奖、河北省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盲人保健按摩项目二等奖、三河市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一个身体健全的人创业尤且困难重重,更不用说一个盲人了,但是王喜生不畏艰难,付出了比常人多出几倍几十倍的艰辛,经历丧父、眼睛失明、艰难求医、辗转成婚、艰苦创业的人生,走出了一条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
儿时丧父 少年失明
王喜生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轻工局上班,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父亲不吸烟不喜酒,喜欢弹唱,在单位是好职工,受领导器重,在家里与家人和气,是家里的顶梁柱。本来一切都好,但就在父亲四十七岁那年,突然查出肺气肿和肺心病,住院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那一年,王喜生才八岁。顶梁柱轰然倒塌,一家人万分悲痛,也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拮据。
就这样,王喜生母亲通过干零活,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屋漏偏逢连阴雨,十四岁那年,王喜生正上初中,突然发高烧,眼睛视力变得模糊。家里经济条件差,是可敬的老师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去治眼睛。去了医院后,医生诊断是青光眼,开了些药,当时用药还管用,可是后来又发展为视神经萎缩症,视力就愈来愈不好。没办法,不能去上学,他迷茫过,徘徊过。但生活总要继续,王喜生变得坚强起来。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摆地摊,帮助母亲赚钱养家糊口。可是三年后,他的眼睛几乎看不见了东西。听大夫说,手术可以治愈,经亲朋好友七拼八凑了些手术费去做手术。不幸,接连两次手术都没有成功,他彻底失明了。
王喜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好长时间都痛苦着,内心在流泪,他恨自己这样的命运,失去父亲,又失去了视力,可怎么活啊!关心他的同学们、亲人们都来看他,解劝、安慰他。这又燃起了他的生命之火,他坚信天无绝人之路,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
王喜生为“爱同天使脑瘫医院”的俄罗斯患儿做按摩康复
自强不息 立志学医
为了能够有一技之长,王喜生听朋友说,像他这样没有眼睛视力的可以去学中医推拿按摩。他和母亲及哥哥说了想学习按摩的想法。可是他母亲说:“我也非常支持你去学习一技之长,可是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啊,咱们家也只是靠着我捡拾废品及政府每月救济款勉强生活,哪有多余的钱供你学习按摩啊!”哥哥也说:“老弟,看人家健全人都没什么好的工作,你一个残疾人又该咋样!”面对家庭的困境及家人的不理解,王喜生生气的说:“我自己想办法”。
他养了两条狗,是从小养大的,他非常喜欢,已经成了招人喜爱的大狗,他狠下心卖给了狗肉馆。拿到卖狗的三百元钱,他流下了眼泪,这是学习按摩技术凑的第一笔学费。可是,学费还远远的不够。后来听别人说残联可以提供帮助,就去找当地残联,开始残联也不理解,说财力有限。他没法说什么,就坚持每天都去残联去诉说,领导见他的恒心不减,终于想办法帮他解决了八百元钱的学费,他高兴极了!
之后,在母亲和残联的帮助下,报名了黑龙江五常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中医针灸推拿。终于在二零零二年八月三十日清晨,踏上了去往求学的列车。当母亲拖着疼痛的病腿把他领进火车站,送他上火车的一霎那间,他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这是他第一次离开亲爱的母亲,他在心底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一技之长,来回报母亲 。尽管学费解决了,可是他一日三餐还很难。但是为了学业,他勤俭度日,以苦为乐,通常只吃馒头不吃菜,甚至吃同学吃剩的饭菜,导致他整个人都很瘦,身高一米八零体重只有一百一十一斤。放寒暑假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钱买票回家,只能花几元钱买一张短途火车票,上了火车后乞求列车长不要赶他下车。他说,他感谢那些列车长们。
就这样他熬过了三年,他终于完成了学业,学有所成。
王喜生在一生健康复中心为脑瘫患儿做按摩康复
只身来京 寻求就业
毕业实习期间,王喜生曾在哈尔滨的按摩诊所实习。由于理论功底扎实,加上实习期间比较用心,很多按摩诊所都知道王喜生理论好技术硬,都请他去给讲医理按摩理论。但是,他想:这
不是长久之计,北京是个大城市,是首都,就业机会会多。
带着梦想,2005年3月,怀揣着仅有的200元,他踏上了列车,来到北京。因为双目失明,不知该去哪里,更分不清方向。在北京200元哪够一夜的住宿费,没有住处,就在大桥下过了一夜。3月还未过取暖季,刺骨的寒风,像吹进骨头里啊!他横下一条心,一定要闯出一片天地。于是,依托朋友托朋友,在海淀区双榆树东里找到一家盲人按摩中心工作,老板见他一脸沧桑感,疑惑地对他说,“你眼睛没有视力,这么大老远的从东北过来,虽然是中医推拿专科毕业,但你临床经验少,你行吗?”他坚定地说:“老板,您不能以貌取人,您来试试我的按摩技术咋样,您觉得可以,我就留下,不行我再去别的诊所,也别让我的朋友为难。”老板说:“好吧。”开始工作,他一上手,老板就很惊诧,连连夸赞,“不一样,真的不一样,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按摩手法,录用你了。”
就这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理论和临床非常受患者的欢迎和认可,而且很健谈,和患者都成了朋友。几个月下来,就为诊所积累了很多铁杆客户。老板也很器重我,还给涨了工资,希望能长期在诊所工作下去。王喜生总算在北京,在这个人才济济的首都就业了。
王喜生为脑瘫患儿做按摩康复
巧遇佳缘 辗转成婚
2005年10月的一天,王喜生给两个患者按摩后正在休息,一位女患者进来,老板安排他给按摩。女患者说坐骨神经疼,去了北京的海淀医院和北医三院的骨科,看过病后都不见好转,医生告诉她是硬膜囊受压,属腰椎间盘膨出,是腰间盘病的最初阶段,医生说好好按摩会恢复的。王喜生根据女患者的叙述,给她确定了按摩疗程。
后来,女患者就按治疗方案来按摩,他们也经常聊天。后来了解到她在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做招生工作。王喜生不仅给她按摩,还安慰关心她。经过一个月的疗程,她就好了很多。渐渐的王喜生对她产生了好感,知道她还是单身一人,就开始追求这位女士。她对王喜生的医术及人品也很认可,王喜生的上进的精神和真诚终于打动了她,善良的她终于答应了。可是,当王喜生跟她回家见家长后,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同意他们的结合。当时,王喜生犹豫了,怎么办?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来自她的同学、她的领导和她周围同事不好的消息又传来,就是没有一个赞成的,都劝他们分手。王喜生的内心非常痛苦,命运为什么这么样子?
此时,王喜生可谓六神无主了。他想来想去,还真是很爱这位女士,他又鼓起了勇气,对这位女士发起了爱情攻势。老天不负真情人,女士也做出了最终决定,愿意和王喜生一生一世不分开。虽然他们决定了,但压力还是很大,毕竟年龄也不小了,已过而立之年,关键的是没有人支持他们,这其中也包括王喜生的家人,说:“一个健全人,更何况还是在清华大学工作,怎么会选择一个盲人,肯定不是真心的。”他们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彼此之间确实是真心的,决定共同面对所有的压力。半年后,他们领了结婚证并举行了婚礼,双方的家人通过做思想工作还是来参加了婚礼,送来了祝福。他们彼此坚信,只要坚持,幸福是自己创造的。
自力更生 初次创业
婚后不久,为了把生活过的更好些,他们就思量,要自己创业。
于是,2006年1月的一天,那天刚好天气不好,还下起了大雪,他们去海淀工商局咨询登记注册牌照的事情。为了省些钱,他们就搀扶着走去,从知春里走到海淀南路,从海淀南路走到苏州街,终于找到工商局,工商局的同志告诉他们,在北京海淀知春里大泥湾小区注册要到中关村工商所去登记。因此,他们又掉头转到去中关村工商所的路上,走的很累很累,有好几次因为雪天路滑都险些摔倒,但是为了梦想,他们坚持。走累了,他们就找个能坐的地方歇会儿,继续前往中关村工商所。走着走着,感觉越来越熟悉,中关村工商所就在清华大学南门对面,紧邻新东方学校和水木清华小区。满怀着希望,终于见到中关村工商所负责同志,工商所同志说小区里不能注册登记,乍一听他们很失望。王喜生就想,既然来了,就去找所领导争取一下吧。他们找到工商所的杨副所长,所长热情的接待了他们,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研究,结合残疾人创业的具体实际,决定允许注册牌照,鼓励他们创业。他们感到太幸运了,拿出五百元钱感谢,可是杨副所长拒绝了,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盲人创业非常不容易,我们能支持的一定支持,你们好好干吧,祝你们成功!”王喜生感动的流泪了,真是遇到好的领导、好的政策。
一个月后,经过筹备,“北京旭生堂盲人按摩中心”成立了。开业当天举行了义诊活动,居委会马主任带头和居民一起庆贺。自此按摩中心开始营业了,周围的邻居来的越来越多,中心的口碑越来越好,周围大厦的工作者及其他小区慕名而来的也络绎不绝。由于按摩技术娴熟,还深受一些中国驻外国大使等的好评。2007,参加北京海淀区残联组织的盲人按摩比赛,获得海淀区第三名的成绩。不少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的居民,通过按摩逐渐恢复健康。
王喜生,经过自己的创业,不仅解决了家庭的生活问题,还减去减轻了很多朋友的病痛,更为社会减轻了负担,创造了自己的人生社会价值。
转战燕郊 成立“一生健”
“北京旭生堂盲人按摩中心”,他们经营了五年。在这五年中,他们省吃俭用,在燕郊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且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们在燕郊有了家的感觉。随着北京房租的不断提高,他们为了省些钱,决定从北京搬到燕郊这个家来继续打拼。
2011年,他们在燕郊注册了“三河市一生健盲人按摩中心”。在注册中,同样得到工商所的特批,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小区物业的支持,隔壁邻居十位业主的签字同意,就这样“一生健”开始在燕郊营业了。精湛的按摩技艺,赢得了居民患者满意。因为居民白天要去上班,下班后才能来接受服务,所以晚上有时候要忙到很晚,即便是这样,王喜生的心里也是高兴的,因为他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就这样又经营了两年,2013年,他的患者——三河市爱同天使脑瘫医院的院长邀请到院担任穴位按摩科主任,为一些俄罗斯的脑瘫儿童做按摩康复。在此期间,他的小儿脑瘫按摩康复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使阿列桑德尔、西克卡洛纳斯佳等一些患儿站立起来,走进了学校,走入了社会,深受脑瘫患儿家长的一
致好评。
2016年7月,王喜生在“三河市一生健盲人按摩康复中心”开设脑瘫患儿做按摩康复服务,使三河本地的徐晋和曹穆滢等一些脑瘫患儿能够站立行走,能够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患儿家长们给他赠送了锦旗,并介绍相识的脑瘫孩子来中心进行康复按摩,,这也让中心的发展蒸蒸日上。
梦想实现的同时,王喜生热衷于公益,不仅积极组织参加各种义诊送爱心活动,还为脑瘫患儿进行免费康复评估服务,并且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患儿减免康复费用,得到了患儿家长的普遍赞誉。
王喜生,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自食其力,不仅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社会献出了一个残疾人的一份力,更为中国梦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