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百户派出所 “金牌调解室”打造“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新名片)
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中,香河县公安局五百户派出所结合辖区村街多人口多、社情民情复杂的实际,在县局党委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高标准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室,秉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组建以包村干部、司法干部、村两委干部、有威信威望群众为主的义务调解员队伍,成为调解邻里家庭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聘请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热衷公益调解事业的“专职调解员”,建成全市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老赵调解室”,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治安环境。
“老赵调解室”挂牌成立
“老赵”名叫赵国起,五百户镇仓上村人,现年70岁,曾在五百户镇司法所工作9年,后担任仓上村党支部书记20年。有着多年基层司法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的老赵,平日里爱好关注电视播出的各档调解类栏目,喜欢研究法律法规和有关心理、沟通技巧等知识。
退休后,老赵却是“人退心不退”,始终热衷于调解事业,凭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公平公正的处事作风,总有群众请他当“中间人”,为邻里群众解决一些小矛盾、小纠纷,老赵还不时到派出所向民警请教相关法律规定。在五百户派出所所长王雪冰主动上门邀请下,老赵正式受聘为“专职调解员”。5月1日,“老赵调解室”在五百户派出所正式挂牌成立,老赵担任调解中心主持人,由司法干部、村街干部、派出所民警3名同志担任调解员,调解队伍由老赵带队。
“六部工作法”调解促和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调解工作后,老赵进一步加强法规学习,参加法院庭审旁听,和同事们广泛交流探讨调解工作的经验、技巧,逐步总结出“调解六步工作法”:单独谈心,背靠背调解法;循循善诱,换位思考法;综合分析,情理法并举教育法;权衡利弊,先发制人法;借助外力、争取外援法;警调配合,后发制人法。运用“六步工作法”,小到夫妻吵架、老人赡养、夫妻离婚后孩子探视问题,大到因各种原因引发的打架伤人等案件,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现了调解工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双赢。
五百户镇群众王某雇佣同村村民赵某用旋耕机耕地,不慎将隔壁李某承包地内种植的韭菜毁坏,双方因此事闹得不可开交。龚某从中斡旋,但双方意见难以达成一致,相互僵持两个多月,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弄得三户人家心里都结了疙瘩。了解情况后,老赵先是详细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向调解室的民警和司法所同事咨询相关法律法规。在做足功课后,老赵主动将三方邀约到调解室,耐心细致的向他们讲事实、摆道理、谈法律,从同村感情、子女友情,到损失价值、赔偿数额,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最终赵某和李某双方各退一步,成功达成书面协议,一事三方握手言和。
“金牌调解室”靓丽新名片
五百户镇下辖43个行政村,由原来的五百户、李庄、香城三个乡合并而成。今年以来,五百户派出所根据辖区村街分布情况,先后新建成李庄村、香椿营村、九百户村等三个农村警务室(调解室)和派出所中心调解室,专职调解员和兼职调解队伍的稳定、壮大,确保了各类矛盾纠纷“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问”,助推了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
调解更专业,化解更成功。五百户派出所坚持“一室一特色”的标准,选聘“精英调解员”,他们饱含群众感情,公心诚心、真心用心、热心耐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将每一起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五百户派出所共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60余起,较去年同比上升27%,调解成功率同比提高32%。
服务更专心,群众更满意。五百户派出所一方面指导专兼职调解员发挥工作职能,一方面将调解室打造为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法律宣传、户籍政策咨询、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发放等职能同步跟进,既方便了群众咨询办理事项,又为群众领取证件节约了时间,进一步拉进了民警与辖区群众的距离,增进了警民感情。
主业更专注,群众更安全。调解室的建成和顺利运转,极大地释放了警力,民事纠纷和轻微治安案件占用警力问题明显减少。五百户派出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基层基础和打防主业工作之上,“一标三实”基础工作更为扎实,治安“义警”队伍成功组建,辖区发案同比下降25%,破案同比上升16%,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群众工作始终在路上。五百户派出所将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以“金牌调解室”建设为依托,全力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新名片,真正让和谐在辖区生根、让平安在辖区结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讯员 张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