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期间,进农村、访农户、看企业、察改革,调研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切群众巩固脱贫、增收致富的积极进展,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所行所言体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指示精神的深刻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抓细抓实。
为民办事、为民造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执政理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什么是最重要的政绩?检验政绩的标准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给出了铿锵有力而坚定坚决的明确答案。
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的改革,广大人民群众正在拥有更多“获得感”。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的“获得感”必须依靠实干,它呼唤着我们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触摸人民感受,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想问题、做事情的出发点,在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中践行初心使命。
当前,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仅剩下不到8个月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以超常规的举措应对不寻常的困难挑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群众的口碑和过硬的成绩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田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