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亮剑2020”】高阳反诈警察的十年“追款路”)
“十年磨一剑,七千里云和路”,这是高阳县公安局反诈民警办理齐某被骗案的真实写照。
为帮助受害人追回一笔2万余元的被骗款,高阳县公安局的反诈民警追款十年图破局,办案触角延伸近半个中国达7000余公里,历经一波三折,于近日,终于为受害人追回了被骗款。
5月17日,高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收到了受害人齐先生送来的锦旗,“太谢谢你们!真是没想到,都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还能把骗款追回来,真是不容易!”齐先生对民警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案情回顾
事情要追溯到2011年,高阳县公安局城关刑警中队接到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报警人齐先生称:有人冒充保定市公安局南市区某派出所民警,以办案需要为名目,让他把钱转到一个“安全”账户,随后骗取了自己2万余元人民币。
接警后,民警马上立案侦查。通过线索摸排,办案民警发现被骗款转入的开户银行远在甘肃某地,户主是一名姓庞的男子。民警立即联系当地警方协作破案。
当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破获难度还很大,但是办案民警一直没有放弃侦办此案。
办案民警研判此案破案一波三折
2017年,电信诈骗案件的协作机制逐渐健全,案件侦破工作迎来一丝新的转机。
然而,无巧不成书。就在案件侦破进入到新的阶段的时候,民警接到银行通知:户主注销了该银行账户。
案发后,办案民警就曾多次查找庞某的下落,但是庞某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无法找到他的下落。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
这些年来,办案民警的工作岗位历经调整,但是这个被骗金额并不算大的案子,成了民警心头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背包时刻准备着。一有线索,说走就走
这些年以来,办案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侦办此案。与外地警方时刻保持联系,保持信息畅通,一有类似的案件,他们就进行分析比对,希望能获得线索。传真、快递发出去了无数个;办案民警和案件相关地的刑警大队长成了“熟人”;办案民警的背包也时刻准备着,一听说有此案的线索,说走就走。
民警的办案轨迹
出现转机
2020年,高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民警再次研判该案时,发现了庞某的行踪:该人在广东某市。办案民警立即南下广东,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经过2天的打听寻找,终于找到银行卡的户主庞某。办案民警对其进行了详细地法律宣传,并对其出示了相关证据。最终,庞某承认是他取走了账户里的钱款。
钱款悉数追回
据庞某介绍,他到银行办理业务时,发现自己的名下竟然多了一张银行卡,经过查询,该卡内居然还有2万多元钱。虽然明知不是自己的钱,但是怀着占便宜心理的庞某取出了该银行账户里的钱,并且注销了这张银行卡。庞某补充说,他并没有办理过该张银行卡,自己的身份证在2010年左右丢失过,可能是被骗子捡到办理了银行卡。
目前,庞某已将支取的钱款全额退回,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十年追款不迷茫,常思量,自难忘”。这是办案民警十年追款的心路历程。办案触角延伸到甘肃、湖北、广东等地,跨越半个中国,行程达7000余公里。
时间在变,岗位在变,为人民群众追回损失的初心不变。
警方提醒
1、三个“绝对”
所有司法机关绝对不会电话办案,绝对不会设立“安全账户”,绝对不会打电话要求群众转账。
2、三个“凡是”
凡是自称行政、执法部门打来电话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涉嫌诈骗;凡是未经认证的网站发布购物、购票信息的都涉嫌诈骗;凡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要求转账、汇款至陌生人银行账号的都涉嫌诈骗。
3、两个“不要”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证件信息,不要随意给他人出借;一旦丢失,要立即到公安机关挂失;发现银行账户里多出来的大额款项,不要随意据为己有,要上报银行或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否则容易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