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炼化炼油二部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围绕降低S Zorb装置程控阀故障率、提高吸附剂活性两方面,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攻关,采取重点设备特护、实施阀门生命全周期管理、成立攻关组严控操作指标等措施,不断优化装置平稳生产,实现设备及维修费用、吸附剂费用大大节省。
一降一提即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吸附剂活性。截至5月初,程控阀更换台数由去年月均2.7台,下降到每季度更换1台,有效保障了装置平稳运行;吸附剂活性不断提高,消耗量由去年月均5-6吨,降至2吨左右,大幅度节约加工成本。
组建特护队 “呵护”程控阀
吸附剂消耗偏高和装置运行不稳定有直接关系,而程控阀频频出现故障是造成装置运行不稳定的核心问题。
设备工程部、炼油二部抓住这一薄弱环节,通过外出调研、专题研讨、技术分析等方式梳理出引起程控阀故障的关键点,联合专业部门、检维修单位以及运行部技术人员建立特护队,围绕定期监测、联动检修、日常维护等,对程控阀以及附件进行特别“呵护”。
每周特护队定期开展现场问题巡查,重点关注风线是否漏风带水、回讯器接线有无松动带水、程控阀盘根是否外漏、阀门动作时间是否异常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徐方宁是S Zorb装置主管技术员,也是特护队成员之一。一次巡检发现闭锁料斗某程控阀发生卡涩,无法正常关闭。他立即报告,同时将故障情况发布到特护队的微信群里。不到10分钟,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检维修单位以及运行部和班组的相关人员全部赶到现场。由于备品备件充足,人员机具迅速到位,该程控阀在3小时以内得到修复,将故障对装置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
“同样的故障,搁以前要花小半天的时间呢。”徐方宁切实感受到特护队对装置的“特别呵护”。
建立数据库 筛查“亚健康”
特别的呵护还体现在日常管理上。技术人员密切关注每一台程控阀的运行状态,根据程序运行系统参数判断阀门有没有内漏,记录阀门动作时间,根据这些情况,选择出一批需要更换或者维修的阀门,找准时机,对即将影响装置运行的“亚健康”阀门进行预防性检修。
为了明确程控阀返厂修理次数,特护队对全部33台程控阀逐一标注编号。在运行过程中,每台程控阀除了“位号”以外,还单独有自己的“身份编号”。他们根据编号,为每一台阀门建立数据档案,哪天买来的,什么时候“服役”的,什么时候拿去修理,什么时候返回装置,一共修理了多少次,每次投用时长……这些信息一目了然。这样一来,能够准确地统计出这些阀门的“健康”状况,定期淘汰返厂次数多、故障率高的阀门。
“建立数据库,对每一台阀门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会大大降低了S Zorb装置故障率。”设备工程部仪表专业主管梅昌利的想法得到证实,今年前4个月,S Zorb装置程控阀仅故障1台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大降低,节约阀门及维修等费用150余万元。
成立攻关组 合力解难题
缩短程控阀关闭时间,可有效防止吸附剂粘合阀座和阀芯,减少阀门卡涩、动作不到位、内漏问题的发生。炼油二部成立攻关组,将类似问题逐一梳理,设置攻关课题,明确责任和目标,不断清除影响程控阀正常运行障碍。
程控阀靠风打开,靠弹簧关闭,攻关组经过反复研究并结合外出调研情况,决定在弹簧关闭程控阀的同时,引入一股风与弹簧共同发力形成“双作用”,阀门关闭时间由原来的7-8秒降至4秒以内,程控阀卡涩、内漏、动作不到位等故障明显减少。
攻关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分析,发现造成程控阀故障的另一原因和气缸有关系。阀门装在管线上,气缸连接阀门,由于气缸自身重量较大,一些安装位置悬空的气缸受重力作用会与程控阀“较劲”。这种现象,极易造成阀门关闭不严,动作不到位等问题。攻关组采取程控阀和气缸在地面上整体组装,然后再吊装就位,同时对悬空的气缸增加支撑等办法,有效解决了“较劲”的问题。
举办培训班 全力保“活性”
水是吸附剂失活的“元凶”。在紧盯原料等含水量化验分析数据的同时,炼油二部组织人员定期携带露点分析仪针对氮气、烟气、风等进行检测,严控含水量。
按照吸附脱硫的机理,每脱1摩尔的硫,就会生成1摩尔的水。为了稳定生产运行中产生的化学水含量,他们采取稳定脱硫负荷,严控吹烃时间和吹烃氮气量,在保证吹烃效果的同时稳定含水量。
“班组人员人人都要学会计算脱硫负荷,根据脱硫负荷按照9到10倍的关系确定再生风量。”副经理郭政坤在运行部组织的培训班上给大家提要求。今年以来,他们围绕“控水量、防‘过烧’、保活性”等重点、难点操作,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吸附剂最怕‘过烧’。”技术员徐方宁介绍说,“我们采取事前控制,班组技师探索出了适合我们自己的‘温差操作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再生器内分别选取两个位号,根据两点温差大小确定出防止产生“过烧”的温差范围。他们发现,当两点温差小于20摄氏度时,开始出现“过烧”现象,于是要求操作人员严控温差范围,一旦温差小于20摄氏度,立即降低风量,提前预调。
此外,他们在收料控制上降低料斗收料高度,固定反应到再生的收料量,维持平衡;要求班组稳定输送风和氮气,防止吸附剂冲击管线,以降低磨损;通过分析硅酸锌含量、吸附剂平均粒径、载碳载硫量等指标变化,判断吸附剂活性,根据脱硫效果不断降低吸附剂消耗量。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启动后,炼油二部在公司年初指标基础上,提出再次压减吸附剂消耗量,确定每周不大于0.75吨的攻坚目标。
程控阀故障率大大降低,吸附剂活性明显提高,S Zorb装置脱硫效果稳定。4月份吸附剂实际消耗逐周下降,目前已降至每周0.3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共减少吸附剂消耗2.69吨,节省费用55.47万元。 (张元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