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以“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为主题的一系列扶残助残活动在我市展开,为残疾人提供涉及康复、就业、交友等多方面的帮助。
“最初全家人都为我一个人服务,现在想起来很惭愧,当我到北京学习后才知道,原来我什么都能做,自己穿衣服、上厕所、买菜,你看我现在壮得跟汉子一样。”5月17日,在市人民广场北门,脊髓损伤者常昆激动地说。
为让更多脊髓损伤者在疫情期间更好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能,对生活更有信心,5月17日上午,由秦皇岛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和中狮联北京秦皇服务队共同举办的“情暖五月,爱心助残”活动在市人民广场北门启帷。
▲弹力带让爱心连接、温暖传递。
活动现场,38名脊髓损伤者收到弹力带和尿垫等生活用品,残友们共同表演的手语舞《不放弃》等节目,更是引来不少路人驻足、鼓掌。
“在市人民广场、开发区森林体育公园、山海关万商商贸城、卢龙县政府对面公园,我们分四个区域同时启动。”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负责人王丽萍介绍,当天,我市脊髓损伤伤友共105人参与活动,四个区域的伤友们通过远程电话连接,相互鼓励。
“今天我从家里到这儿的路上就在想,整整两年,是家人对我的爱才让我心理健康地走到现在,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常昆也是秦皇岛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联合创使人,她告诉记者,残疾人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转变,在北京学习的时候,她第一次看到和自己伤残程度相同的人,从那么陡的坡上去,让她瞠目结舌,“这在我的观念里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原来残疾人真的什么都能做,原来我什么都能做。”
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杨光亚介绍,秦皇岛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大部分成员在北京、石家庄等地接受过培训和学习,对脊髓损伤者的康复、生活、工作等方面有很多新的认识,希望通过活动影响更多脊髓损伤者参与进来,交流学习,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了解和关注。
当天上午,在致良知公益服务中心和爱循环公益团队的帮助下,山海关“新希望·残创”鞋吧正式揭牌成立,这个约100平方米的手工坊拥有前台接待、操作工、销售等岗位,目前已有15名残疾朋友在这里解决了就业问题。
记者了解到,起初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手工作坊,疫情期间,致良知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徐倞和义工到这里为残疾朋友们送口罩时,发现这里的工作场地有些简陋。于是,致良知公益服务中心出资将房间进行了改造、粉刷。与此同时,爱循环公益团队买来柜台、展柜、货架以及鞋吧里的各种工具设备,并对就业的残疾朋友进行技术培训,使操作更加规范化。“致良知助残工作包括生活重建、精神重建、职业重建、家庭重建四个部分,在残疾人的就业方面,我们将会给予持续支持。”徐倞表示。
此外,在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山海关区残联还会同山海关区卫健系统为残疾朋友开展了健康体检、上门慰问、保洁服务等活动,用自己的方式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