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至明天,中国足协在上海与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总经理举行联席会议。中超联赛正式确定将分成两组,具体赛制和外援政策到底如何,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理论上永昌将进入B组
昨天下午先后有两个蛇形分组的版本在网上流传,从最初的永昌被分在了A组,之后又进入B组,具体分组如下。
A组:恒大、苏宁、鲁能、建业、大连人、富力、申花、深圳。B组为:国安、上港、卓尔、泰达、重庆、华夏、黄海、永昌。
之所以出现永昌被分在A组的版本,可能同深圳占据了天海队原先所在的第14的位置有关,然而根据规定,深圳应占据第16的位置,永昌占据第15的位置,所以永昌被分在B组的可能性很大。
两改动对永昌不利
对于一心保级的永昌来说,联赛赛制和外援政策,将对球队产生极大的影响。
首先是赛制上,第一阶段,分组双循环积分赛;第二阶段第1轮,A、B组各组上半区1-4名,下半区5-8名,进行主客场交叉淘汰赛;第二阶段第2轮,上半区第二阶段4胜队(确定为联赛1-4名)4败队(确定为5-8名),下半区4胜队(确定为联赛9-12名)下半区4败队(确定为13-16名)进行主客场交叉淘汰赛。第二阶段第3轮,按照上一轮的胜负结果,平级球队捉对厮杀,通过主客场交叉淘汰赛产生全部名次。
此前联赛采取的主客场双循环积分赛制,能真实反映一家俱乐部的实力。然而如果新赛制从第二阶段就采取交叉淘汰赛,将使比赛的偶然性大增。虽然新赛制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但对于永昌队来说,原本希望凭借勤勤恳恳地努力,去实现赛季目标的计划被完全打乱,同有着丰富保级经验的中超老面孔相比,永昌的挑战难度大增。
其二,外援政策。受疫情影响,目前大部分球队外援尚有缺席,极个别俱乐部外援都未归队。中国足协准备了四套外援政策。其一,维持现有外援政策,报名5人,登场4人;其二,全华班参赛;其三,对阵双方按外援人数少的一方来规定上场外援数;其四,每队两名外援登场。
但昨天下午的会议并没有就以上两点达成最后协议,有消息称如果各方达不成协议,足协可能采取投票来决定外援方案。那么问题来了,参会的中超15家俱乐部中,外援齐整的只有永昌和大连人,如果投票,会有几支俱乐部愿意维持现有外援政策呢?如果不能维持现有外援政策,永昌和大连岂不是很受伤?
此外,现有外援归队的俱乐部,是按照原有外援政策展开备战的。而外援不整的俱乐部,是以现有阵容进行备战。如果更改外援政策,那么按照原先4外援准备的方案就得推倒重来,永昌和大连何其无辜?尤其是永昌队,早早展开冬训,进行海外拉练,各方面投入巨大,准备成果却有付之东流的危险。
中超联赛可能将于6月27日启动,届时,防疫规定可能会有改变,外援政策也可能会相应调整。联赛第二阶段到底是打淘汰赛还是循坏赛,也仍然在讨论之中,不到最后公布,都有变化的可能。
但愿,政策调整会尊重每家俱乐部真金白银的付出,综合考量,而不是把判断、决定的权力推给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