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探索中不断学习——衡水十四中老师抗疫情悟成长(六))
特殊的原因,特殊的假期,也让我成了“特殊的老师”,平时习惯了三尺讲台,面对屏幕反而有点束手无策。这场疫情,不但是对学生是的考验,更是对教师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总是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高二历史教研组沈月
网课感受
关于教学。为了让学生“停课不停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要求,曾经尝试了很多种方式,最终我们采取网络录播课的形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是建立在学生家庭网络正常的基础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新颖性,但是同时也缺乏直观性和互动性。所以我们需要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对我们的备课、教案、课件提出了高要求,我们总是反复研究再研究,争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我们在做好基础的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满足各个层面学生学习的要求。因此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们将一天的时间有效地划分,给足各科学习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休息。简单的说包括听、背、练、改、测几个环节——背诵提问结合,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视频会议,讲练结合,及时答疑解惑;钉钉家校本,每日作业一对一点评,及时查漏补缺,以巩固知识;每周一测,掌握学生一周的学习成果。从家长反馈的结果和作业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比较有效。
新的教学模式让我懂得:备课、准备录播课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详略以及实效性要多加考虑。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其实这给我的反思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应该因地制宜,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同样适用。如何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开展互动教学,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在线”。我采取了多种方式,点名、提问、不定时打卡等形式,在互动上,我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众多线上优秀资源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面对两级分化的班级,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同学进行额外拔高训练,来满足他们对学习的需求。
这场疫情下的特殊的教学模式也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或许这将成为一种趋向。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期待和学生们见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