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乡村游既为疫情期间久居在家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赏景观光的服务,也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产业融合之路。下一步,各地应合理开发农村特色资源,在改善村貌的同时留住乡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现代化。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乡村旅游的火爆来之不易。乡村旅游因就业门槛低、农民参与机会大,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很多乡村都跃跃欲试,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美乡村风貌、留田园乡愁。
乡村旅游在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方面有更多作为。产业兴旺是根本基础,要通过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做大做强乡村观光旅游业、休闲旅游业、养老旅游业、乡土特色旅游产品、创意旅游产品等,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到农村去;生态宜居是首要问题,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农村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留住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
乡村旅游要以文助农。从全国看,城市周边或远或近、或大或小都有乡村。就数量而言,乡村并不是稀缺品。近些年,乡村旅游涌现出了一批热门目的地,这些地方之所以火就在于乡村资源足够优质且开发得当。乡村旅游的核心是要以现代农业为源、以乡村文化为魂,做活用好乡村优质资源这篇文章。要传承农耕文明,加大创意设计,推进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激活创业创新的热情。 社会资本为农村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理应享受市场经济应有的回报,但也要避免其对农村资源的过度侵占、对农民权益的挤出效应。农家乐不仅要让老板乐,更要让农民乐。要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采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增收。(金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