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桥西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身体权纠纷,车祸致伤的女童母亲韩静(化名)向办案法官连连致谢,“谢谢法官费心调解,女儿的赔偿问题解决了,我也可以踏实上班、安心照顾女儿了。”
2019年6月的一天,韩静骑电动车接11岁的女儿放学,途中与驾驶电动三轮车送外卖逆向行驶的王某相撞,事故致韩静女儿大腿骨折,后住院手术治疗24天后回家休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韩静多次联系王某协商赔偿事宜,而王某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一直联系不上。得知这个情况后,王某的工作单位主动垫付了3.8万元医药费。韩静的爱人长期在外工作,无暇顾及家庭,韩静女儿出院后,韩静一边照顾行动不便的女儿一边上班,还要为赔偿事宜多次与王某的单位负责人沟通协商,在近3个月里,来回折腾了几次,双方对于赔偿金额一直未达成协议,韩静遂一纸诉状将王某及其单位诉至法院。
桥西法院主办法官郭晓斐和民调员收到案件后,对案情进行了深入了解,决定采取调解的方式,使韩静尽早拿到赔偿款,解决她的烦心事。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法官和民调员制定了调解预案,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背靠背、面对面的调解,从情、理、法多方面对双方进行疏导沟通。法官和民调员一方面与韩静唠家常似的促膝长谈,认真倾听和了解韩静的心里诉求。韩静称,女儿才11岁还在上学,这次交通事故不仅耽误孩子学习,而且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母亲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双方赔偿金额再协商不成就走司法鉴定程序。听完韩静一番话,法官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耐心安抚韩静情绪后向其释明,司法鉴定时间长、程序复杂,长时间的等待和复杂的鉴定程序无形中又会增加诉讼成本,眼下重要的是尽快拿到赔偿款,解除韩静的后顾之忧。在法官推心置腹的劝说下,韩静同意作出让步。另一方面,法官和民调员又对王某单位负责人从情理法等各个角度分析利弊、权衡得失,耐心细致对其进行析法说理,最大限度平衡双方利益。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王某单位负责人表示虽然单位经营不善,但会积极筹措资金,在垫付3.8万元医药费的基础上再赔偿16.4万元,并对韩静母女表示了善意的关怀,最终双方消除分歧,矛盾尽解,握手言和,该案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