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扶贫】找准产业扶贫路径 撬动贫困拦路石)
怀安县左卫镇叶家辛窑村这个不足600人的小村庄,放眼望去,街道干净整洁,房屋整齐漂亮,人们生活富足,是207国道沿线村庄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谁能想到以前这个村基础设施落后,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
近年来,该村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之基、富民之本,坚持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脱贫致富新路。
发展设施蔬菜“调结构”。叶家辛窑村地处怀安县中南部山区丘陵地带,土地贫瘠,可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少,人们的思想落后守旧,在这种情况下,村书记赵建根同村“两委”干部经过长时间的认真思考和学习考察,结合村庄位于洪塘河流域,水资源丰富、紧邻国道,交通便利的优势,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本着“两委班子带头、村民自愿参与”的原则,确立了一条发展设施温室蔬菜种植,实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全村流转土地268亩,投资6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怀安县农香蔬菜种植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村民通过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分共富红金的“三金一红”模式获取收入。全村发展林果、蔬菜大棚101个,主要种植错季水蜜桃、杏、李、葡萄、樱桃、火龙果等新品种,当年实现鲜果采摘开门红,由亩产800多元一下子提升为每亩年纯收入4000多元,当年为162户入股农户分红2000元。
特色菊花种植“强带动”。集中流转土地4560亩,成立了合作社,建立起菊花加工车间和包装车间,大力发展林下菊花种植。近年来,由于本村菊花种植、加工产业效益可观,周边的贫困村庄也被吸引来了。目前,该村以订单形式与周边8个贫困村签订了菊花收购合同,每亩可促进周边种植贫困户增收3000-5000元。同时,菊花加工可为全村贫困户提供20多个临时性就业岗位,进一步确保了已脱贫贫困户不返贫。赵建根经过多年菊花种植的摸索,现如今,成了全县菊花种植的明星专家。在叶家辛窑村,怀安县农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常态化开展菊花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助推菊花种植产业,做好产业技术保障。
产业融合发展“促增收”。在大力发展种养产业的同时,叶家辛窑村也在谋求其他产业的突破。在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上,为改善村里的营商环境,投资100多万元,对全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逐步完善水电路等园区基础设施,农业种植条件得到大幅提升。围绕村情实际,建成扶贫车间、恒温库各一座,积极与龙头企业对接,推进肉羊屠宰、菊花和玫瑰加工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成农家院餐饮住宿用房19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7.5公里的自行车赛道,并成功举办山地自行车赛事。全村扶贫产业从单一种养业,实现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在推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的同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维护美丽家园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该村将整合现有资源,强力打造集鲜果采摘、菊花观光、农村生活体验、山地健身、山林康养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园。初步估算,项目建成运营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60万元,全村每户,包括贫困户年稳定增收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