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但农民在播种之前要清理地里原有的杂草和秸秆,翻种土地,期待有个更好的收成。这时清理之前留下的秸秆和杂草就是老大难问题了。从农民的角度来说,用火烧掉既能够解决搬走的问题,还能够让燃烧后的灰成为肥料还于土中,所以,要禁烧秸秆,群众不仅仅增加了工作量,还要担忧这些秸秆堆放到哪里。
其实对秸秆“一烧了之”,是最不可取、不负责任的办法。秸秆燃烧不但有火灾隐患,烧成的草木灰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对环境带来危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使联合收割机代替了传统收割方式,再加上环保条件限制,农村牲畜饲养量逐渐减少,可做饲料的秸秆逐步失去了原来的价值。然而秸秆失去应用价值之后,就给农民造成了秸秆不但不能挣钱还要花费钱财的错觉。对于农民来说烧掉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而对于政府来说,单纯的禁止农民焚烧秸秆,一味阻止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秸秆禁烧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绝对不仅仅是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就足够的。我们应该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难题。同时根据秸秆综合利用出台优惠政策,对于秸秆还田制定相应的补贴办法。
要想解决焚烧秸秆的老大难问题,需要堵疏结合。堵就是严加防范,不让农民去焚烧秸秆;疏就是为秸秆找到更多的出路,找到更好的出路,能让农民体会到秸秆的价值,能从中获利。要加大堵的力度、更要拓宽疏的渠道,让大量秸秆变废为宝。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光合产物,富含氮、磷、钾、镁、钙和有机质等物质,综合利用价值很高,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秸秆还田、秸秆青贮饲料、秸秆高温沤肥、秸秆气化、秸秆育菌等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实践为秸秆找到新的去处,使秸秆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让秸秆成为农民新的收入点,不再是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孙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