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包丽的悲剧不再重演是我们应当完成的思考
近几日,包丽救助无效被宣告死亡的消息引起网上热议。包丽,是个性格温柔,尤爱微笑,漂亮得体的姑娘。她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大三的学生,家境殷实,在花一样的年纪有着花一样漂亮的经历,美好的未来唾手可及,可在她遇到了一个叫做牟某的男生之后,一切都变了,履历表上的牟某同样的优秀能干,他是包丽北大的学长,是学生会主席,拥有保研资格,是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然而就是这位有着诸多闪耀头衔下的男孩,将包丽引入了无尽黑暗。
若不是包丽事件的曝光,我想这种恶魔般的精神控制法还会继续在黑夜里隐藏着,牟某对包丽采用的是一种类似PUA的精神控制法,精神控制的第一步是让受害方产生愧疚感,恋爱关系原本是平等的,但一旦一方有了愧疚感,平等的关系就会失衡。在恋爱期间牟某大量输出对包丽不是处女的不满,给其灌输非处女是包丽不自珍不自爱表现的观点,是对牟某的巨大亏欠与不公,起初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包丽对此是有着清晰准确地认知的,她明确地说过对她而言最珍贵的她的未来,而非其他,但是牟某长此以往的用着不可有丝毫反叛的语气进行洗脑,言语攻击和偷换概念的说服,包丽逐渐的开始认同,开始听从,逐渐开始接受牟某的价值观,而牟某也随即对她加深控制,他不允许包丽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允许包丽拒绝他的任何变态要求,他甚至要求包丽为他切掉自己的输卵管,而此时,已经失去自我的包丽已经没有力气说出一个不字。一开始我并不能想象这种精神控制的力量,直到看了牟某和包丽的聊天记录,看到了牟某无止境的谩骂,诋毁,近乎变态的要求和以死相逼的要挟,亲密关系里的人格击打,尊严诋毁,谁又挨得过呢,2019年的10月,在牟某诱导下极度厌恶自己的包丽最终选择自杀。这段不到两年的恋爱最终将女孩推向了无尽深渊。
几天前在重症监护室救治7个月的包丽被宣告死亡,而牟某全程对此没有一声抱歉。女孩儿的离开,让我们悲伤又无奈,当前的法律规定似乎并不能让牟某付出些什么,但最起码这个美好女孩的离开,让这恶魔般的精神控制法浮出水面,随报道讨论的深入,我们震惊的发现,以PUA为交友伎俩的人不在少数,许多女孩在这样的恶魔行径里丧失了自我,那么如何远离PUA,让包丽的悲剧不再重演是我们应当完成的思考。
首先是远离洗脑式的伴侣,恋爱关系下的思想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沟通的前提是平等,是双方相互尊重下的思想碰撞,如若仅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价值输出,很快两者关系就会变得不平等,平等的恋爱关系就会变成畸形的附属关系。因此,警戒那些喜欢用自己的思想评价你,并且不接受你反馈沟通的伴侣。其次,是警惕让你有负罪感的伴侣,负罪感原本就不是恋爱关系里应当出现的情绪,一旦一方出现了这样的情绪并且被这样的情绪笼罩,就很容易被另一方操控,而一旦情绪被操纵,独立人格就已经不复存在,被愧疚感牵引从而对另一方言听计从,看似是为爱付出实则是以爱之名的精神管控。最后,要警惕偏激类型的伴侣,很多人喜爱琼瑶剧里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桥段,觉得那是对爱情的伟大演绎,但现实中能把生死挂在口头的人,要么是真的情绪偏激,要么是故意以此相威,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成熟心智所能表现出的状态,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伴侣,都是我们需要远离的对象。
对自己的尊重和喜爱是一个人能健康生活的前提,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我们尊重自己的权利。愿包丽的离开能让我们开始警惕PUA的魔爪,愿这世上的美好女孩都能独立自主的生活。(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