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金玲 女、1970年出生,副主任医师,河间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负责人,河间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
感染性疾病科是医院疫情防控的首要科室,其中发热门诊是最重要防线也是阻断疫情的“关键之门”。疫情一发生冀金玲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吃住在医院日夜不离岗,坚守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一线,指导发热门诊大夫筛查发热病人,严格把关防止漏诊,心理疏导、制定治疗方案、指导标本采集…,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她用从容、果敢、和坚毅带领着感染科和支援感染科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战,为此次疫情阻击战付出了巨大努力。
做河间疫情“吹哨人”,阻击疫情任务有多重她身上的担子就有多重
2020年1月19日在李冬梅副院长的领导下在周立军科长的协助下感染科门诊搬入感染病房楼一楼,为后续规范发热门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视频会议培训新冠诊疗方案同时国家宣布新冠肺炎为乙类传染病纳入甲类传染病管理,这时冀金玲凭着她多年从事感染科的工作经验和作为一名党员敏锐的洞察力,便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于是多次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这种新型疾病的知识并组织科室每个人进行防护演练为战胜疫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河间疫情防控吹响了警哨,她确诊了河间首例新冠患者,对每一名患者都认真仔细排查。发热门诊是医院的门户,疫情期间这扇大门显得尤为重要,她比任何人都明白发热门诊的重要性,遗漏一个病人意味着殃及一大群人,这是医院的第一道安全线,尤其是有的病人心里负担重故意隐瞒流行病学史,这更给发热门诊大夫排查增加了难度,2月3日一对夫妇就这样隐瞒与武汉返乡人员接触史,但凭着职业敏感和工作认真的态度冀金玲主任和何双龙大夫还是把这个病人排查出来,从而揪出了一家二十余人,阻断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发热门诊有多重要她身上的担子就有多重。作为常年与传染病打交道的医师,他们的工作时时刻刻都有着潜在的风险,这也练就了她应对突发传染病的本领,她的从容、坚毅、果敢一直鼓励着科室的每一个人,是大家的“主心骨”,是科室的“定海神针”。
顶住压力克服初期重重困难
除了发热门诊外冀金玲还是隔离病房的负责人,在收治病人初期,冀金玲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新冠肺炎是未知病毒,所有的认识都是刚刚开始,平时查房如何做好防护?如何既节省物资、又能使医务人员不被感染?病人的标本怎么接收?如何采集?病人需要的生活用品怎么送?兄弟科室支援人员的诊疗知识防护知识培训及吃住怎样安排等等,这些都需要冀金玲考虑斟酌。冀金玲说这场战役虽然艰难,但是一定要保证医护人员一个也不能掉队。最终她做到了,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周立军科长的监督指导下,河间市人民医院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无一感染无一掉队。
作为专家组成员,冀金玲要全面掌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个人信息,要向医院其他专家组成员介绍病情,并同其他专家一起会诊讨论,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每天汇总这些信息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其他时间还要随时协调各项事宜,一天24小时常常觉得时间太短不够用,总有干不完得工作,冀金玲每天马不停蹄,经常忙得吃不上饭没有时间睡觉,科室里的年轻同事看着都觉得心疼。
与发热门诊工作相比隔离病房工作更要细心,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冀金玲同样注重对患者心理的疏导。隔离病房里患者都住在单人间,且不能安排陪人。患者本身对疾病恐慌、焦虑,对家人牵挂,这些都让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冀金玲非常理解,在查房过程中,她特别注意关注患者心理,总是特意拿出几分钟,和患者介绍疾病的科普知识,聊聊天,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他自己这样做,同时也要求团队中的医务人员这样做。记得有一个病人由于心理压力大在隔离病房已经隔离满14天而且两次咽拭子检测核酸阴性,符合解除隔离标准,白天解除隔离,但患者于解除隔离当天晚上11点多由于情绪紧张自觉胸闷气短,极力要求重新入院,于是冀金玲主任又耐心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最终使病人解除心理压力顺利出院。冀金玲说,只有身心同治,才能让患者更好更快的康复。
现在,河间疫情已基本控制,但世界疫情升级,所以冀金玲的团队仍然坚守在一线,她们一刻也没有放松,愿疫情早日结束,望百姓生活早日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