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网4月11日讯(石开群)“耀武,你看咱们儿子都长这么大了!”十二年来,每逢清明节,朱红红总是给丈夫袁耀武做他最爱吃的洋芋面,然后带着儿子到丈夫的墓碑前说着家里的大小事情和儿子的变化。
朱红红与丈夫袁耀武的恩爱时光
袁耀武是原武警交通第四支队二中队(现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养护十九中队)的指导员。
朱红红和袁耀武生在甘肃镇原县相邻的乡镇小山村,缘分让他们初中、高中都是同学。高中毕业后,他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相恋不久,他应征入伍到西藏服役,她去上了大学,2000多公里的异地恋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反而更加增强了对彼此的思念。后来,袁耀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毕业后又主动申请到西藏继续服役,朱红红的心也跟着到了西藏。
朱红红清明节时给丈夫扫墓
父母知道女儿的恋爱对象是西藏军人袁耀武后,想到女儿跟他结婚定会聚少离多,婚后日子一定会很艰难,坚决不同意两人在一起。
朱红红刚上觉巴山时与丈夫的留念
父母的阻拦并不会影响真挚的爱情。每次休假,袁耀武都主动到朱红红家中帮忙干农活,抢着做所有的脏活、累活。在朱红红父亲住院期间,袁耀武更是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每天都帮忙做饭喂食、端茶倒水。久而久之,她的父母也默认了这个“女婿”。
“耀武,我们婚期快到了,你赶紧回来,我在家等你呢。”2002年,袁耀武收到未婚妻朱红红的来信,那段时间正是川藏公路抢险救援任务最为繁重的时期。
眼看婚期逼近,最终袁耀武只向部队请了7天假。
结婚那天,没有迎亲队,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两颗真心的交换,两家人的父母和几个亲戚就在镇上喝了他们的喜酒,他们见证了袁耀武和朱红红走进婚姻的幸福殿堂。
婚后第二天,袁耀武欲言又止,不知如何开口向妻子解释即将要回部队抢修道路的事。朱红红理解他的工作,她笑着说:“没关系,工作要紧,你要是着急回部队,我就跟你一起去吧!”
第三天,朱红红便跟着丈夫出发上高原。经过川藏公路觉巴山时,汽车穿梭在数百米高的悬崖,她紧紧抓着丈夫的手,出了一身的冷汗,丈夫说他和战士们每天都在这条路上跑,就是负责保证这条路的通车,第一次走的时候都会怕,走多就不怕了。
那段时间,朱红红每天都跟着袁耀武去护路,一起参加清理碎石、泥石流等抢险任务,她目睹丈夫的工作比想象中更艰难,更危险百倍,曾好几次劝丈夫:“耀武,我们回家吧!我们回去干什么都行。”
袁耀武每次都坚定耐心地说,他是一个军人,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他就会坚守在这里。
有一天,塌方严重,道路完全受堵,过路的车辆滞留了三天,袁耀武带领官兵一边抢通道路,一边无偿地把食物提供给受困人员,获助群众握着官兵的手感激得热泪盈眶。
朱红红也被深深感动,明白了丈夫坚守的意义,便全身心、无条件支持丈夫的工作。之后,她的胆子也变大了,为了节省路途的费用,带着年幼的儿子踏上“寻夫”的征程,从成都坐车到西藏芒康,一路颠簸3天,才能与丈夫见面,她都无怨无悔。
朱红红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
春去秋来。朱红红早就把自己也当成了一个“护路兵”,不仅支持丈夫守护天路,她也加入守护天路的行列。
“等有空我就让你穿上婚纱,让你做世界上最美的新娘。”休息间隙,看着在修路中被折腾得满身尘土的朱红红,袁耀武常常把她逗乐。
“你要说话算数哦,等到修好路我们就去拍婚纱照。”朱红红也每次都满怀期待开心地回答。但是由于繁重的任务,他们在一起只有短暂的相聚,朱红红也很理解,因为她觉得他们一起并肩的日子还是很长。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08年3月1日,觉巴山路段再次出现严重塌方,袁耀武站在装载机上指挥操作手舒春红清理塌方体时,临江一侧的路基突然塌陷,十几吨重的装载机来不及撤离,一下子前倾,跌入路边70多米深的悬崖,袁耀武被重重地摔在了半山腰的石头上。入伍11年,袁耀武在川藏公路上参加了上百次抢险救援任务,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没想到这次未能幸免,因头部遭受重创,不幸牺牲,袁耀武没有兑现向朱红红的承诺,他永远欠着朱红红一次婚纱照。
川藏公路九大险段的觉巴山
袁耀武的牺牲,对一家人打击很大,父亲一夜白头,母亲因对儿子的思念落下了一身病根,朱红红和儿子并没有离开这个家,她说:“我老公做了这么伟大的事,我要替他尽孝。”
公公婆婆看病就医需要大批费用,2009年,朱红红不得不离开了年幼的儿子,把他留在家让体弱多病的老人照顾,跟着亲戚到上海打工挣钱抚养儿子、供老人看病。为了得到更多的收入,她经常熬夜加班,从未出去享受一下上海的风景,当儿子问她上海是什么样时,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开口跟儿子描述。
一年半后,家里来电说母亲突然摔倒在地,腰部严重骨折,躺在医院救治。朱红红闻讯,立马赶回家中,看着病床上的母亲,抱着担惊受怕年幼的儿子,她再一次选择坚强,细心照顾母亲,用心陪伴儿子。半年后,母亲的身体康复了,但家里的经济负担却越来越重,亲戚看到她家里的窘境,又帮忙介绍她到北京的医院当护理工。
在“护工”的岗位上,朱红红的细心加耐心照顾帮助了很多病人提前康复,得到了病人和病属的信任,她也获得了比较可观的工资回报。一年后,公公婆婆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再次辞掉工作,返回农村一边照顾老人和儿子,一边种地、打临时工。她农忙时节在家种地,等到稍微闲一点、老人身体稳定时,又到邻里乡村四处打临时工,补贴家用,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
“这些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但我老公的部队和他的战友们也一直在陪伴我、帮助我、关心我。”朱红红谈到丈夫生前所在的部队和官兵忍不住再次泪流满面感激地说道:“部队这些年一直没有忘记我们,有什么好的政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我每次上西藏时就感觉回家一样……”
对于朱红红,某部交通第三支队的官兵们最为熟悉不过,爱人牺牲后,她带着儿子多次踏上雪域“天路”缅怀自己的丈夫,部队每次都以最欢迎的仪式接待母子俩,听说家里的困难,官兵纷纷将自己的津贴用于帮助他们生活。多年来,该支队干部在交接烈士相关业务时,特意叮嘱一定要用心跟踪帮扶烈士遗属。朱红红每个月都会收到丈夫生前部队发来的抚恤金,她觉得丈夫还活着,还在西藏守护“天路”,她要守护着这个小家。
朱红红被三支队表彰为“最美军嫂”时和儿子登上颁奖台
“朱红红嫂子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最美军嫂。”在2019年该支队举办的首届评选最美军嫂活动中,她被评选委员会以全票通过光荣当选。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却是朱红红人生中最美的年华,也是最苦的日子。她果断放弃城里工作,一直未改嫁,回到农村老家,用软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重担,她一边细心照顾父母,为父母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有病时陪在床头,平常里聊天解闷,一边上班维持家人生计,把孩子培养成人。
如今,公公婆婆正在安享晚年,儿子也长成大小伙子,成绩在学校也是很优异。朱红红经常拿出一直珍藏着丈夫的军装,儿子现在都能穿上了,她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要让儿子长大后也要像丈夫一样,做一名有责任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