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生来与诗歌相伴,从《诗经》到最鼎盛的唐诗宋词,华夏大地本就是诗词歌赋的国度。诗词是经,诗人是纬,织就成一幅浓浓中国情的画面。六一班的诗词小达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分享着诗词之美,感受着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着心灵。“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诗词小将们玩出了新花样,他们将平时最爱玩的“飞花令”游戏化作一段漫漫真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武汉解封祝贺!
还记得那年盛秋,我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家伙,无比单纯。在小学的杮子树下,正有两个同学在找人玩“飞花令”,好奇的我便凑了上去,也便是那时爱上了诗词。飞花令的紧张刺激,获胜时的喜悦,失败后的不甘,使我只能大量背诗,增强我的对抗实力。
一开始背诗词是单纯只为飞花令的比赛,后来,我慢慢地被诗词融化了,沉浸在“春赏百花秋赏月”的美景里,流连忘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青翦云腴开斗茗,翠甖玉液取寒泉。”“秋风清,秋月明。”“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字里行间让我欣赏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诗词中的美景着实让我着了迷。
有一天,我从图书馆借了《宋词三百首》,第一篇便是赵佶的《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可谓字字句句,声声凄惨。我从未看过如此宣泄思乡之情的诗词。那一刻,我仿佛随着诗词穿越了时空,回到宋朝,化身词人,被金兵所押,欲回故乡却也只能在梦里想着,念着,那份痛楚油然而生,我的心深深地被刺痛了。再往后翻:“明月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车窗未白孤灯灭。”词中的感情实在太真实形象了,这是唐诗完全比拟不了的,宋词在情感抒发方面释放的独特魅力使我震撼!
现在想来,喜欢诗词源于飞花令要能取胜,却迷恋在诗词中游览美景,更沉醉于诗人家国情怀的丰富情感之中。我知道,诗词的世界太过辽阔,对诗词的探索学习也许穷尽一生也难有尽头,但经典诗词将会永久流传,被后人传唱。虽然我们都会像那些诗人、词人一样“零落成泥碾作尘”,可仍坚信唯有诗词香如故……
——成昱舜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中国诗词大会》结识。看到选手们妙语连珠,巧思涌泉,大有与古今诗人华山论剑,一争高下的气派!主持人也是出口成章,顾盼生辉;点评嘉宾们沉静儒雅,诙谐幽默,洒脱自如,这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诗词是汉语最美好的精粹,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与智慧。诗词是我们心灵的结晶,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听惯了“哇塞”“真牛”等流行语,突然发现我们其实可以用更美的词语去形容。当朋友遇到人生的低谷时,我们该说什么?“嗨,朋友,坚持!”似乎有些直白,但如果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送给他,会让他明白,只要坚持,未来还有希望。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日本友人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短短两句诗词,暖哭了网友的心,感动了武汉人民!
诗词让我内心世界更加精彩,更加坚定,我爱诗词,我爱中华传统文化!
——赵凌雪
最近一年,我常常抱着古诗词书,滔滔不绝地念着。如果遇到喜欢的诗就终日挂在嘴边,甚至可以百读不厌,是什么力量让我如此痴迷?是古诗词字里行间的韵味,是诗人身上高尚的品质,亦或是诗词后面一个又一个神秘的故事……
每一篇诗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每一位诗人都有它独特的性格,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独特的风骨。这么多的诗,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朝代,他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包罗世间万象的网。
诗词中有久别重逢的欣喜。“一别都门三改火”“落花时节又逢君”,多年不见的老友终于再次相逢,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凝结成一首诗历久弥香。这是兴奋欢快的诗词。
诗词中有国家衰败的无奈。“国破山河在”“青山历历乡国梦”,充满了多少血泪啊!现在读来依然如刀割般的心痛。这是报国无门的诗词。
诗词中有亲人远去的痛苦。“惆怅惜花人不见”“绿兮衣兮,绿衣黄里”,亲人远去的痛萦绕在诗人心中,只好以诗抒情,字字泣血的诗,让人读来颇为心酸。这是哀伤忧愁的诗词。
诗词中有人间一切情感,伤心、无奈、欣喜、兴奋……从诗词中,我能找到我想要的一切,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张睿哲
说到我与诗词的“不解之缘”,那要感谢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节目。在这里,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财富的差距、没有地位的高低,来自各行各业的诗词侠客们凭借对中华诗词的热爱,过关斩将,好不威风!
随着观看节目,我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选手之中,跟着他们一起闯关,一起打擂,我对中华诗词的喜爱也一发不可收拾!
中华诗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璀璨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前辈先贤留给我们的最美的语言。在诗词中我结识了醉草吓蛮书的李谪仙,理解了胸怀天下事的杜工部;在诗词中我体会到李后主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感受到苏学士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在诗词中我陪伴田园雅士荡漾在幽美的江南水乡,追随塞外诗人纵马在茫茫的戈壁沙漠。
赏析诗词使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增强了我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相信诗词能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李雨涵
4月8日,武汉解封,激动之余,所有最真挚的情感都转化成坚实有力的话语:“武汉,加油!”“武汉重启,不负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