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回国隔离 ! 涿鹿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感 谢 信
涿鹿县医学隔离观察区的医务工作者,作为我县抗疫一线的先锋代表,他们日夜坚守、不畏艰险,为全县人民筑起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他们精心呵护、周到服务,给曾在那里隔离的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下面这封回国隔离的学生写给涿鹿县医学隔离观察区医务工作者的感谢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县广大医务工作者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常——
尊敬的涿鹿县医学隔离观察区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多么美好的人间四月天!在这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我们一家人没有感觉到一丝的寒意,触摸到、感受到的始终是洋溢在我们周围的暖流和涌动在我们心底的暖意。短短十四天的隔离期,虽然在生命的长河中宛如一瞬,但我相信这一定是一个令我和我的家人们终生难忘的、温暖如春的美好回忆。在此,我代表姥姥、姥爷、妈妈和我那可爱的小妹妹向各位叔叔阿姨为我们一家的辛勤付出表达衷心的感谢,并对你们负责担当的敬业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放寒假,从未出过国的我就急切地登上了飞往澳大利亚的航班,去探望远隔万里重洋的爸爸。谁想,阖家团圆的喜悦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散,国内持续扩散的疫情令人揪心,原本最为热闹的春节也没有了一丁点儿的味道,原定返程的航班被取消。妈妈每天盯着订票软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到了3月18日返回祖国的机票。
3月19日凌晨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作“回到温暖的祖国怀抱”。当我们一家五口在机场外不知该如何回家的时候,在两小时前就已出发赶来机场的咱们涿鹿县医院的侯玉华叔叔同我妈妈进行了电话沟通。就是这一刻——凌晨2:36分,我想不仅是我,我们全家都感到就像是在阴冷的隧道望见了尽头,就连我那还不会说话的小妹妹都像听懂一样的笑了。就在这个寒冷的凌晨,当我见到冀G开头的救护车驶近我们的时候,我的眼泪就簌簌地落了下来,一股暖流瞬间从我的心底升腾,之前的寒意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一想起侯玉华和邢宇琪两位叔叔,在这样一个刮着十级大风的深更半夜,披星戴月赶来机场接我们时的场景,我就会热泪盈眶。叔叔们,谢谢你们!
接下来,两天的住院检测让我惴惴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核酸检测取样时,细心的护士姐姐担心我妹妹太小不配合,又怕力道大一点都会弄疼孩子,变换着各种动作去把她逗乐,使她张开嘴顺利地取上了样本。
当护士姐姐来告诉我们检测结果时,她虽带着口罩,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但我还是从她那弯弯的眉目中看到了发自内心的喜悦。还没听到结果,我悬着的心就踏实的落了地。
足不出门的14天每天都在感动中度过。县中医院的谷云飞主任和武科主任对我们高度重视,朱兰兰、庞惠敏、王元心 、张雷、唐全懿、王凡和郝玲玲这些工作人员每天为我们测量体温、保障生活,有时候在不当班时还与我们电话沟通,送上问候。我们的行李足足有八个箱子之多。当我们把行李从救护车搬往隔离室时,穿着一身厚厚防护服的朱兰兰姐姐要热情地帮我们搬运。我怎么忍心呢?但朱姐姐那一句脱口而出的“这是应该的,不用客气!”让我感觉到了一种来自家乡的柔软的温暖。
“小姑娘该拿饭啦!”
“ 姐,今天还要水吗?得多喝水啊!”
“老爷子有没有不舒服的啊?”
“阿姨今天腿好点没?”
医护人员一句句的嘘寒问暖和一遍遍的细心叮咛,真是比亲人还要亲切。我姥姥的腿部有拉伤行动不便,医院的工作人员还每日来询问姥姥的病情,帮助姥姥解除心理上的压力,进行一些简单的治疗。每每这时姥姥都眼角湿润着说:“太谢谢你们了,咱们国家太好了!”
姥爷的听力非常差,护士姐姐在门外喊好久有时都听不到,但是我们的医护人员还是耐心细致地一遍一遍的敲门询问。护士姐姐怕我在房间中没人陪着说话我会感到憋闷,便每次在给大家送完饭后,隔着一扇门跟我聊一些昨天的趣闻,尽管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但却让我感到不再孤单。
医护人员每一个细心的动作,每一句关心的话语都随风潜入我们身边,悄然地滋润和温暖着我们。“你有什么需要,或者有什么不舒服的,随时可以找我们!我们会24小时给你们提供帮助。”隔离期间,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我真正懂得了“隔离不隔爱、隔疫不隔心”这句话蕴藏的内涵。你们的付出,让我们感到非常幸福温暖,谢谢你们!同样,也正是你们不辞辛苦地奔波和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让涿鹿县35万人,在夜晚能够安心入眠,你们非凡的创举也将铭记于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经常出国的姑姥姥每次回来都说:“出国越多,越是觉得自己的国家最好。”这次去探望爸爸的跨洋之旅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义,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与对人民的负责。展望新的一年,千难万难,不敌春风拂面,暖阳洒柳梢。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盛,愿所有的医护人员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葛天蕴
2020年4月3日
向防控一线医护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