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杰在工专院区隔离病房为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魏志杰 1981年出生,硕士研究生,沧州市中心医院超声一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门诊医技第六党支部委员兼党小组长。
一直以来,超声科医生被称为“幕后英雄”,忙碌在别人看不见的战线上,职责所在,性命相托,面对此次严峻的疫情,作为一名超声科大夫,魏志杰主动请缨到医院防疫一线隔离病房担当起了床旁超声检查工作的任务,作为党支部小组长,他充分发挥旗帜作用,当先锋,做表率,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彰显了医务人员的担当。“为人和善,工作干炼,爽朗热情”是干部职工给予他的评价。
我是党员,我请战
说起报名一线支援的初衷,魏志杰解释很“硬核”.第一,我是科室为数不多的中青年男骨干,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担当.第二,我是一名老党员,已有19年党龄,危难时刻哪里最需要,我就应该出现在哪里.第三,科主任和同事们支持守望相助是我上一线做好工作的强劲动力!
其实早在疫情初期,作为医者自己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外,就已开始利用休息时间,通过手机网络视频在家进行新冠肺炎防治的相关内容学习,自己一直在坚定信念,有机会一定要上一线为患者服务!
舍下家人,危及时刻毅然选择担当
魏志杰说:“我能义无反顾全身心的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时就时常教导他党组织哪里最需要你,你就应该出现在哪里。这次疫情爆发后,父亲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如果一线有需要,你一定要去,家里孩子我和你妈给你看,家里的事你都不用管,做好你该做的事!”他的母亲和爱人也嘱咐他:“好好工作,做好防护,我们都支持你!”两个孩子也都说:“爸爸保护好自己,等你回来,陪我们去放风筝。”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他要全天在病区奋战,顾不上老人和孩子,夜以继日,任劳任怨,细心负责为患者服务。
小探头大作用,为生命探路,为健康护航
其实很多人都有些疑惑,超声能为患者做些什么.他简单给大家介绍了其中两个方面:
一.在危重病房里,危重患者首先要开放静脉,长时间卧床患者,长时间静脉输液患者,困难静脉开放的患者就需要用超声引导置管,超声引导下静脉置管可以时时看见进针部位及深度,使置管更易成功,病人损伤更小.但往往重症病人无法有一个标准体位置管,使得操作难度加大,稍有不慎就会损伤神经或血管.
二.肺部超声相比胸部x线检查,在非重症期新冠肺炎肺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特殊影像学表现及检查优势,超声影像学显示病灶多分布于双肺后肺野,后下肺野居多,可见融合B线或瀑布征象,病情严重者胸膜下可见实变病灶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病变处,胸膜下肺周病灶血流供应信息,为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愈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不畏生命 冲锋向前
进入隔离病房后,看着陌生的工作环境,魏志杰说刚开始真的有些紧张,但看到防护服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同事们关切鼓励的话语,顿时紧张感就消失了,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状态,有一次进入病房,要同时为两名患者做多部位检查,其中一位患者需要憋尿检查,由于患者无尿,就需要耐心等待患者一直憋足尿才能检查。这一次检查从早晨8点进入隔离病房,一直到下午2点才出来,脱下防护服后,浑身上下都已湿透,但他说自己感到很欣慰,因为这是光荣的使命。
为了新冠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获得准确影像资料,他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常几乎是搂着或贴着患者进行检查,冒着巨大被感染的风险,平常做一个心脏彩超只需要十几分钟,在这里都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因为一是穿着厚实的防护服操作难免有些不便,再有要接触患者的探头要包上一层保护膜,患者体位受限,需要多角度进行探查,才能得出较清晰的图像.
科学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在被问及超声仪如何防止交叉感染时,他介绍说主机用84消毒液或酒精消毒后,在包裹上塑料薄膜,探头使用一次性探头套,触摸屏和控制面板用薄膜覆盖,每次使用后,设备要反复消毒,消毒湿巾反复擦拭,不留死角,然后再开始下一例诊治.检查完全天的病人后将超声机放置于紫外线灯下照射,待第二天使用前先对每个探头逐个反复擦拭,再在每个探头上套上一次性保护套,开始病人检查,做到查一个病人换一个保护套。
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坚决打赢防御狙击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魏志杰坚定的表示,自己就是一名战士,将发扬能吃苦、能战斗、讲奉献,顾全大局的“中心医院人”优良传统,合力做好疫情救治工作.
病毒无情人有情,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坚强的后盾,有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有医院领导的关爱支持,有这么一批勇于担当的医务人员,昼夜不停的努力,默默坚守着,魏志杰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由沧州市中心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