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称地球比二十年前更绿了。中国是地球新增植被的主要贡献国,中国新增植被叶面积至少占地球植被新增长面积的25%,其中新增植被叶面积中有42%是森林,32%是农业用地。这样的数据是令人震惊的,堪称绿色传奇,但是又在情理之中。主要是由于多年来,中国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百村万树工程等一系列规模宏大、时间跨度久的植树造林工程。
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从此“中国植树”活动连绵不断,尤其在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并每年都会身体力行,拿起铁锹和群众一起参与植树,掀起了全民植树的热潮,形成了全民植树的良好风尚。现如今,每年的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植树活动如火如荼,从干部到群众,从大人到孩子,植树已经成为一种绿色文明时尚,植树已经成为华夏儿女的一个习惯。
今年,中国首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但三月份既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又是植树造林绿化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防疫造林两不误,是切实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问题。至今,各地政府在党中央的统一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已有序完成了植树造林的各项任务指标。在此期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做法。疫情期间,交通不便,苗木运输不畅,用工不畅,就由相邻市县统筹调度树苗,就近对接用工,并派出干部到一线督导,由专车接送工人至造林地点,并分散进行造林作业、分散就餐,全程做好防护。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植树造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种下生态屏障。我们要继续增强生态环境底线思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造就绿色传奇!(孙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