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光好,
植树添绿正当时,
全区多镇抢抓植树造林有利时机,
科学有序推进绿化工作。
春夏季航拍镜头下的杜庄镇绿意盎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随着春天的脚步,杜庄镇再次扩充绿色版图。按照“一村一品”的种植规划,以“五沿”(沿道路,沿河流,沿城区,沿村镇,沿厂区学校部队)植树为重点,杜庄镇各村已种下金叶榆、山楂、海棠、杨树等共计12000棵。
同时,杜庄镇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为目标,鼓励村民在荒地、荒坡自主造林,目前,已种植核桃、栗子、大樱桃等各类果树3800亩。
下一步杜庄镇还将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把普通乡村逐步建设成诗意田园,把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和区域影响力。
北港镇自2月底开始实地踏查各村,落实绿化地块,绿化租地协议签订、场地平整、定点划线、挖树坑等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镇已完成五沿植树1.04万株,完成全年计划的91.2%,此外,自主造林230亩,两高沿线栽植毛白杨2000余株,紫叶李600余株。
下一步,北港镇还将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跟踪把关苗木规格、栽植模式等,确保完成高速沿线绿化任务。
海港镇东李庄村对铁路沿线场地进行先期平整,做好春季植树准备。
海阳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抢抓有利时机,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热潮。3月29日上午,海阳镇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和各村工作人员100余人,在大苇芝港村村内空地义务植树350余棵。
海阳镇将植树造林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开展“五沿”植树工程。在高速、高铁两侧栽植或补植树木,进行景观绿化。在大小汤河沿岸、村内空地、村镇公路两侧见缝插针整理土地,绿化美化环境;将植树造林与大气污染治理相结合,整治渣土料堆。对大里营村大土堆进行降坡绿化,栽植紫穗槐;将植树造林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大力发展林果产业。鼓励村民利用承包地种植大樱桃,发展采摘经济,今年预计种植大樱桃150多亩。
阳春三月,时不待人,石门寨镇迅速制定《石门寨镇2020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成立造林绿化指挥部,确保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实效,做到“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保质保量完成荒山造林8000亩,自主造林3500亩的计划任务。
石门寨镇将造林绿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造林任务,同时做好傍水崖景区、柳观峪造林地块的整体规划,打造特色种植片区,形成区域绿化效果。
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自主造林2794.8亩,占总任务数的80%,四旁(路旁、沟旁、渠旁、宅旁)植树4426株,拟打造的上花野、下花野、东赵、西赵、浅北、浅中、浅南七个绿化精品村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
东港镇和临港物流园区各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结合村域实际情况陆续展开春季植树工作。以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沿河两岸绿化等为重点,结合自主造林,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孙庄村植树现场,志愿者们铲土挖坑、栽种树苗、浇水灌溉。他们说:“看着栽下的一棵棵小树苗,心里非常开心,我们会继续参与植树活动,积极打造绿色生态家园。”
在中心庄村,看着种下的200多棵柿子树,志愿者说:“这些柿子树成熟后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收获果实,还增强了我们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意识。”
西向河寨村志愿者种下400棵金叶榆。在东向河寨村,防控、植树两不误,志愿者们连续作战,抢抓栽种时机,自主造林,几天功夫就种植了800多棵大樱桃树。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海港区上下不负春光、齐心协力
必将迎来更绿、更美、更宜居的乡村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