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游河北 | 藏在博物馆里的“花”)
春意渐浓
正是万物复苏之时
疫情防控形势
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小伙伴们也不要放松警惕
不轻视、不惶恐、不造谣
常通风勤洗手
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开启
云游模式
就算距离再遥远
我都会把河北的春天寄给你
每年春天都是人们出游赏花的时节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云游河北博物院
共同欣赏藏在博物馆里的“花”
来一场别样的赏花之旅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博物馆里的“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超凡脱俗的梅花
蓝釉金彩月影梅纹杯 元代
高4厘米 口径8厘米 足径3厘米
胎质洁白坚致,通体施蓝釉,口沿部分蓝色较淡,其他部位釉色深艳。釉上用金彩描绘纹饰,外壁绘折枝梅花,笔意疏简,线条遒劲有力。内口沿勾出一条细弦纹,杯心绘花朵,金彩在蓝釉的衬托下闪闪发光。
风姿绰约的莲花
白釉矾红彩八宝纹香炉 明·宣德
高10.4厘米 口径14.3厘米
用矾红彩描绘纹饰,腹部饰八朵莲花,缠绕在一枝藤蔓上,轮、螺、伞、幢、花、罐、鱼、肠八宝分别绘画在莲朵内。口沿下绘一周卷草纹,双耳与足根部绘垂云纹。
素雅高洁的菊花
白釉黑彩折枝菊纹四系瓶 元代
高30.8厘米 口径4.3厘米 足径6.8厘米
白地黑花裝饰,肩部绘弦纹及散点草叶纹,腹部绘两组折枝菊花,花朵盛开,枝叶繁茂,笔意率性洒脱。灰褐色胎,胎质较粗,坚硬。全器上半部施白釉,口沿、口内及下腹部施黑褐釉。
雍容华贵的牡丹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 元代
高42.3厘米 口径15.2厘米 底径19.4厘米
颈部饰一周缠枝牡丹,其下绘卷草纹。肩部饰垂云纹,云头内用青花地白花技法绘水波莲花,云头间缀以折枝牡丹。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莹亮的红色与湛蓝的青花交相辉映,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绚烂多姿的百花齐放
粉彩锦地描金花卉纹瓶 清·嘉庆
高31.9厘米 口径8.6厘米
通体以粉彩描绘各种盛开的花卉,花缠枝蔓,色泽艳丽。口、颈、肩、下腹、足端描绘金彩弦纹,使其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典雅。这类通体满绘花卉的画法俗称“百花不露地”,又称“万花堆”,有“百花呈瑞”的寓意。
其实,在河北博物院的展厅里,还“藏”着许多文中没有提到的花,待我们重新相约时,欢迎大家来找那些藏在博物馆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