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贷心切?冒牌贷款APP“要你好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企业运营和市民收入也随之受到影响。为解决疫情之下经济紧张的燃眉之急,不少人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寻找贷款渠道。然而,不法分子也抓住“商机”,制作冒牌贷款应用程序(APP)诈骗钱财。这不,有网民朋友就落入了他们的圈套……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案例一
假客服诱导操作
李先生在用手机浏览网页时下载了某贷款应用程序(APP),然后在该平台上提交了10000元贷款申请。次日,该平台客服联系李先生,称其贷款申请未通过,需配合做一下“账目流水”。
这是李先生第一次通过该贷款应用程序(APP)申请贷款,对操作流程并不熟悉。于是,他便按照客服人员的“指导”,向自己在该平台账号绑定的银行卡转入2000元。10分钟后,李先生发现平台自动扣除了银行卡内2000元后又向其卡内转入了960元。20分钟后,平台自动扣除银行卡内960元后又向其卡内转入了1040元。30分钟后,平台再次自动扣除了银行卡内1040元。40分钟后,客服再次联系李先生,让其再次向该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转入3000元。客服承诺,10分钟后,李先生先后转入的共计5000元,扣除掉100元手续费,即4900元,将会被平台退至李先生的银行卡。
此时,李先生发觉不对劲,遂报警。事后发现,原来李先生在网页上下载的该贷款应用程序(APP)为假冒软件。
案例二
提款、解冻连环套
钱先生网上搜索有关贷款应用程序(APP)广告信息时,在某网页登记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次日,他接到一通电话,称下载某贷款应用程序(APP)可以贷款。钱先生询问如何操作,对方便向钱先生提供了一个QQ号让其添加。添加后,钱先生收到一个二维码,对方称可扫码下载该贷款应用程序(APP)。钱先生随即扫码,之后弹出一个页面,称需要填写个人姓名、银行卡号及手机号用于申请账号。
钱先生照做后,页面信息显示可贷款额度为32000元。钱先生按照页面操作流程提款时,弹框信息显示提款失败,资金被银监会冻结,需要支付16000元解冻,该费用会在解冻后返还。钱先生便向弹框信息内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16000元。随后,钱先生接到一个自称为该贷款应用程序(APP)客服人员的电话,称钱先生信用有问题,需要再支付20000元信用保证金,保证金会在账户解冻后一并返还。
钱先生觉得不对劲,便向“客服”提出取消贷款。“客服”称如若取消贷款,需要赔偿12000元,才能返还16000元解冻费。此时,钱先生意识到被骗,随即向警方报案。
警方提示
利用手机下载网贷应用程序(APP)时,请通过手机内正规应用市场渠道下载,注意识别网贷广告信息的真假;
不轻信陌生来电,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和二维码,联系客服要通过官方渠道;
谨慎在网上填写姓名、手机号及银行卡账号等信息;
谨慎转账及汇款交易,对于银行卡交易明细,应通过正规渠道查询;
如若遭遇网络诈骗,请保存好证据,并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