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家口桥东区:从细节着手,做好境外返张人员隔离观察)
“我在这里吃的好,睡得香,就像在家一样,你们放心吧。”
3月20日,从澳大利亚返张的被隔离人员杨某正在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告诉父母自己入住隔离点四天来的情况。
近期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形势的严峻,境外返张人员陆续增多,为严防输入性疫情发生,桥东区对所有境外返张人员采取统一集中隔离观察。医护人员每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姆式的服务,让每一位隔离人员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01
细节,传递着温暖
“我们车上有三位境外返张人员,已经下高速,二十分钟后到达,请做好接收准备。”
接到电话后,隔离点工作人员、东望山乡卫生院副院长张强和四名同事立即穿戴好防护用品,拿上消毒液、体温枪、登记本等,来到酒店门口等待隔离人员到达。
3月21日下午3时30分,一辆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驶来的救护车稳稳地停在距离隔离专用通道仅一米的位置。五名身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按照各自分工,分别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行李进行消毒消杀,详细登记人员信息,安排入住房间。
“隔离人员大都是从境外返回的大学生,大家从不同国家返回,因为气候不同,气温有差别,怕他们受凉感冒,所以我们要求救护车尽可能停在距离通道最近的地方。以我们以往的经验,因为在飞机上不能摘口罩,很多人长时间都没有吃饭,等他们入住后,无论多晚我们都会提供一份饭菜,让他们吃口热乎的饱饭。”张强说。
不仅是刚隔离入住时细致贴心的服务关心,整个隔离期间,对每一名境外返张的隔离人员,都要从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情绪心理、身份年龄等方方面面进行考虑关注,把因隔离造成的不便、情绪上的焦急、无奈、担心等调适化解到最低。
为了不让隔离变成孤独单调的煎熬,隔离点工作人员每天数次暖心的问候被隔离人员,见缝插针地和他们聊国内疫情防控的有力措施和积极变化,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用乐观的情绪感染鼓励他们,像共同作战的战友一样给他们打气加油。
“在国外,人们普遍防护意识淡薄,疫情传播速度极快,回到家乡,我看到了专业的防护措施和周到的服务,感到很踏实,我一定积极配合,安心隔离。”从西班牙返张的刘某对即将进行集中隔离态度乐观而积极。
02
忙碌,诠释着责任
“身体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需要提供什么帮助,尽管和我们说?”
连日来,隔离点医务人员和每一名被隔离的人员交流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居住情况。
隔离期间,不仅要照顾好隔离人员的生活起居,更要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一些特殊需求。及时准确掌握他们的健康信息和需求期盼,是顺利完成隔离工作的基础 。
在仅有4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要详细了解登记每一名被隔离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出行情况,初步掌握近期的活动情况和接触人员范围。除每天要对隔离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外,还要把一日三餐、饮用纯净水等生活用品统一配送到各房间,并定期清理生活垃圾。隔离期间,他们还要对被隔离人员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肺部CT检测,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此外,酒店食堂还为隔离人员精心制定了菜谱,保证每天都有红烧肉,每顿饭都有汤和凉菜,荤素搭配,营养可口。
“我是回民,能不能单独给我做份菜。”
“我需要一台冰箱保存药品。”
一个个不同的希望或需求,超出准备范围,但又在预料之中。
阻断传播风险,实行集中隔离,一段时间离开自己熟悉自在的生活环境,又是从路途遥遥的境外返回,难免会有种种不适不便。桥东区工作人员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把各项工作安排的细致而周到。
“面对隔离人员提出的每一项个人需求,工作人员都会尽全力设法满足。我们还为每个房间放置了温馨提示,提供转接、代买生活用品服务,为回民朋友单独定制了回民餐,对有情绪波动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压力,解除疑虑,通过提供保姆式服务,让大家心理平稳,积极配合完成隔离。”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负责人罗树海说。
03
辛苦,换来了安宁
接收人员、体温监测、后勤服务、安全保障,忙而有序,协调配合,环环相扣。随着一批批隔离留观者陆续入住,医务人员穿戴起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成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守护神”,有条不紊的工作背后,是工作人员极大的辛苦和付出。
3月21日零点40分,刚进行完隔离人员信息整理登记工作的张强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电话通知,二十分钟后将有一名泰国返张人员到达隔离点。张强和同事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按规范程序逐项做好人员入住工作,将隔离人员安置好后已接近凌晨2点。
像这样突然接到临时紧急任务的情况特别多。不管什么时间,为了保证其他各项任务措施不延缓迟滞,隔离点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安排、开展接收登记等一系列工作。在这里不区分工作和休息时间,隔离人员随时到达,工作人员随时接收,大家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没有抱怨,没有松缓,每一次,他们都如临危急,高度警惕负责地完成好隔离各个环节任务。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工作紧张而忙碌。工作状态下,工作人员身体要承受极大的劳累和辛苦。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从每天早上穿上隔离服,直到晚上休息才脱下处理,一件不透气的外套要穿十六七个小时,每天都被汗水湿透。
“现在我们基本上工作是日夜颠倒的,白天照顾好隔离人员,做好各类信息登记,晚上要随时准备接收境外返张人员,每天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大家时刻紧绷一根弦,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张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