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肃宁法院城关法庭诉前调解室利用互联网云庭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且双方当事人对其达成的协议书申请了司法确认,为达成的协议书赋予了法律效力。
疫情发生以来,肃宁法院“一乡(镇)一法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诉前调解案件采用电话、微信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调解,既方便了当事人,又避免了人群的聚集,减少了新冠肺炎交叉感染的概率。城关镇诉前调解室的这起纠纷之所以采用互联网云庭进行调解,还要从案件自身的情况说起。
申请人王某分别于2018年2月、3月分两次向被申请人曹某出借人民币共55000元,曹某承诺分别于2018年6月27日、2019年2月21日前还清,眼看还款期限已过,经王某多次催要曹某一直未能还款,之后便再也无法联系上曹某。调解室收到案件后,经调解员多方打听,借助其与曹某同村的便利,几次三番向其家人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通过曹某的家属联系上了曹某。原来曹某所欠外债太多,为偿还债务,同时也为躲避债权人索债,已赴外地打工多时。经调解员核实,曹某有好几笔欠款目前都在分期分批偿还,如果再偿还王某确实力所不及,曹某称要等两年才有能力偿还王某的借款。调解员将曹某现状告知王某,结合疫情特殊原因耐心细致做王某的工作,希望王某能体谅曹某的处境,宽限其两年时间。同时,出于为王某的权益考虑,调解员建议王某申请司法确认,并负责做曹某的工作使其同意。
王某为调解员的认真负责打动,同意给曹某两年时间,鉴于曹某的情况及疫情的影响,利息也不要了。但为了防止时效消灭和曹某日后反悔,王某采纳了调解员的建议,申请对达成的协议内容进行司法确认。这时问题出现了,由于曹某赴外打工,因疫情影响无法回乡,如果进行司法确认需要签署协议书和司法确认申请书,有一方不在现场无法签字。这时调解室想到了法院的互联网云庭系统,这个云庭系统不但能录音录像,还能让双方当事人对达成的协议书和司法确认申请书进行网上签字,就这样这个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