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分餐制丨打好“舌尖”防疫战)
文 明 就 餐
随着疫情的好转
各地企事业单位陆续复工复产用餐需求增加如何做好餐饮行业疫情防控保障餐饮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日前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倡议启动新时代文明工程提出“一分二公三自带”新倡议即分餐制、公筷公勺、自带筷子连日来积极复工的餐饮企业纷纷响应倡议健康的餐饮方式也受到了消费者欢迎
分餐制?公筷?公勺?
分餐就是用餐器具分开,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吃多少就要多少,夹多少就吃多少。公筷公勺是公用的筷子和勺子,即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子, 放在盘上, 大家拿来用,不过不能放到口里, 是为卫生问题设计的。
“分餐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非典”期间,不少地方就推行过公筷公勺、分餐等措施,在当时也曾获得广泛认同。但随着“非典”的结束,“分餐制”渐渐又被打入了“冷宫”。究其原因,一是餐厅觉得成本高,增加了运营压力,没动力;一是消费者嫌麻烦,怕显得生分、矫情,不主动。但无论是否做到,一个普遍共识是:“分餐制”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值得大力倡导推广。
共餐共食的弊端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不分餐,就意味着一盘菜会被多双筷子夹来夹去,在共享美味的同时,也增加了感染、传播细菌和病毒的风险。
普及分餐制,使用公筷
分餐制可以预防、减少各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分餐可以根据每人每餐所需摄入的营养,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和健康饮食,也可以按需提供餐食,减少食物浪费。实行“分餐制”,革新用餐方式,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养成文明卫生的用餐习惯是对个人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让“公筷意识”深入人心让“分餐制”成为一种习惯我相信这样
会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得到更进一步保障会使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更加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