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这样一群离病毒最近的人,他们身处疫情防控“前沿阵地”,每天行走在“刀尖”上,他们是疫情防控战线上的“勇士”,越是危险越是勇往直前;他们是疫情防控战线上的“排雷兵”,能够以最快速度“揪”出病毒,有效地防止病毒向更多人传播。他们就是廊坊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组的“检验尖兵”,承担着廊坊市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勇担使命、共克时艰,冲在了战斗的最前沿,为廊坊市人民筑起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职业敏感 拉响警钟
2020年1月15日,他们凭借检验职业的敏感,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培训班”和“全国病原体检测技术高级培训班”进行学习和经验交流后,立即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开展了SARS冠状病毒和非SARS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申请采购病毒性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细菌性肺炎核酸检测试剂、冠状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试剂、冠状病毒核酸分型检测试剂、新型冠状病毒(2019)核酸检测试剂盒,该试剂储备为疫情初期防控提供了充分保障。
提前谋划 迅速响应
1月22日下午14:00,市疾控中心召开全体中层干部会议,传达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以及国家、省、市领导会议精神,就防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自此,检验人员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成立应急检测组,科学制订样本接收、消毒、灭活、提取、扩增、检验规程,按照结果判读原则科学研判,规范实验记录、报告格式,编写实验室消毒规程,做到步步消毒,严格消毒作用时间,扩充消毒设施,增加生物安全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设备并连夜调试,全体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以确保实验室“零感染”及实验结果“零误差”。充分发挥实验室“望远镜”,“信号枪”、“一锤定音”的作用,为廊坊市490万人民生命健康筑起防控墙。
同时间赛跑 让病毒无处遁形
自疫情防控以来,检测组人员严格生物安全三级防护要求,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正压式生物防护动力送风呼吸系统,对采集到的咽拭子、鼻咽拭子、痰液等呼吸道样本;粪便或者肛拭子样本;血液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24小时机器不停,随到随检,应检尽检,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及时、有效、有力的支撑。截至目前,经过58个昼夜,共完成8000余份核酸检测工作,为廊坊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虽然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疫情未退,他们仍需坚守。
回顾历史 战功赫赫
就是这群检验人员,可以说是经得起考验的“检验尖兵”。
自2009年4月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以来,积极保障5.18经贸洽谈会。
2009年9月廊坊市突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昼夜不停,共完成4000多份咽拭子新甲型H1N1核酸检测。
2010年1月,成功分离培养出甲型H1N1流感等4个型别病毒。
2013年7月河北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中,从外环境污水中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并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测序,基因序列与患者感染病毒序列高度同源。
2015年6月使用多重PCR方法同时检测15种呼吸道病毒成功排除MERS-CoV感染疑似病例;7月从海产品中分离培养出3株O1/小川型霍乱弧菌,是当年全省唯一一个成功检测出霍乱弧菌的地市。
2016年6月12日成功溯源2起H7N9禽流感病例,7月26日及时实验室诊断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密切接触者病例。
积极应对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8年和2019年的流感疫情,受到河北省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连续多年参加国家、省病毒核酸盲样考核工作,获得优秀成绩。
这样一群“检验尖兵”,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充分运用到检验检测工作当中,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