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临,全国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接近尾声的时候,作为一个医生,身心疲惫的我猛然想起我的父亲,2018年1月16日,您永远离我们而去。
亲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两年多了,昨夜大风骤起,树枝飘摇,恍惚要将我们全家的思念送给你,两年多的岁月流逝,带不走我们对您无尽的思念,带不走我们对您深深的敬仰。两年多来,您的音容笑貌、身姿背影、点点往事,恍惚就在眼前。马上又到2020年您去世后第三个清明节了,我们一定亲自去看望您,给您上香填土。
父亲出生在中国灾难深重的年代,家中姊妹兄弟5个,老家四面环山,老宅就住在半山腰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外,土坯房、洋油灯、纸窗户就是我小时候对家的印象,饮水靠人力去1里地以外山下担水,爷爷奶奶靠着微薄的一点土地艰难度日,坚强的爷爷奶奶硬是从牙缝里挤出钱供您读完了高小,高小毕业回家当了小队会计,我小时候非常羡慕您打算盘的技巧,后来您又上了兽医培训班,当上了远近闻名的兽医。小时候每天早上醒来就看到您去山下挑3到4桶水供全家人使用,然后下地干活,这就是我小时候对您的记忆。
在我小的时候您就羡慕“先生(农村称乡村医生为先生)”的职业,期望我长大后学“先生”,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真的成了一名“先生”并且成了一个百姓眼里的大“先生”。
父亲您一生历经艰辛,为三个子女的养育和成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省吃俭用,供3个子女上学,一直供我小学、初中、高中、直至河北医科大学毕业。我永远忘不了1983年您用小驴车送我到双山子中学上学的场景,一路上一直鼓励我好好学习;上高中时您经常带着我推车去10公里远的隔河头粮站卖粮食换取粮票;更忘不了1986年8月30日您冒雨骑自行车带我去抚宁县城打听招生结果的事情,途中我俩险些被洪水冲入河中,听到我被录取的消息,特别高兴。父母亲含辛茹苦供我读完5年医科大学,为了供我上学,父母亲常年辛苦养猪挣钱供我上学;最难忘的一件事,我有一次放假回家,听说您为了挣点钱供我上大学,来回100公里贩卖一头小驴挣了5块钱,您辛苦了。
您由于长期操劳得了胃病,1996年突然胃穿孔,邻居用农用三轮车将您紧急送到青龙县医院,那时我已经调入县医院,急诊手术。虽然手术顺利保住了性命,但至此您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自己去山下担水,1997年我将您与母亲接到县城与我同住,我知道您与母亲本不愿意离开老家,更不愿意给儿子一家增加负担,我知道您很无奈,我不在身边,基本生活饮水都不能解决。来到县城以后,您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做过小买卖,开过小超市,后来自己长期推车卖烤白薯达10年之久,母亲帮我们带孩子,每每我上班途中看到您冒着凌厉的寒风站在路边卖烤白薯,您知道儿子心疼的心情吗?我也曾多次劝过您别那么辛苦的干了,我知道您是为了不想给我们增加经济负担,您就是不听,继续辛苦干活;平时还经常帮我们去学校接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2001年您为了给我们买楼,忍痛将老家房子卖了,我知道您非常不忍卖老家祖宅,尽管后来我在老家重建了3间房子,但我也一直为了这件事愧疚。
后来我们兄妹陆续参加工作,我如愿当了“先生”,小妹当了老师,姐姐经商,您对我们要求甚严,无论经商的还是在外上班的,您经常教诲我们经商的一定守法经营、工作的要积极进取、诚实做人。在您的教导下,我们兄妹3个都已成家立业,子女成才,两个女儿也非常孝顺,经常回家看望您,买好吃的,送来漂亮衣服,给你们零花钱;儿媳妇和孙子、孙女也都很孝顺,从来没有与您拌过嘴,红过脸,操劳一生的您终于可以衣食无忧、安度晚年了。
可叹,苍天无情,2008年您不幸得了帕金森综合征,我虽然带您碾转天津、北京等多家大医院治疗,但疗效欠佳,病情逐年加重,走路非常困难,您曾经无助的问我,我就走路不好,你当回医生难道就治不好?那一刻您儿子真是觉得无地自容,觉得自己真无能,觉得愧疚您一辈子。2013年我因为工作变动来到秦皇岛,我将您与母亲一起接到市里与我们一起生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2016年您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幸亏有母亲照顾,减轻了我们很大负担,以后您经常住院治疗,家里也常备制氧机、雾化机、吸痰器、气垫床等医疗设备,2017年12月份肺部感染加重再次住院治疗,虽然有所好转,但我做为医生,这一次我预感到您病情危重,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们为了能让您住上我们的新楼房,加急装修新买的楼房,尽管您只住了一个月,我没有留下遗憾。
2018年1月份您肺部感染再次加重导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穷尽了各种治疗手段,也不能挽回您的生命,无力回天,我不得不送您回老家,让您叶落归根,完成您的最后一个心愿。眼看着您在我这个医生儿子眼前生命的流逝,您含辛茹苦供我上了医科大学,甚至成了别人眼里的所谓“专家”,儿子却救不活自己的父亲。看着您求生的眼神,我真的很愧疚,心情异常沉重,泪流不止,真觉得自己好无能,2018年1月16日18点您永远离开了我们。让我更加理解了医学的局限性,理解了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不能逆转的铁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此情此景,怎不让我们这些子女痛心疾首。
父亲转眼走了两年多了,您真的走了,留下了孤单的母亲,母亲经常望着您的照片发呆。您一生清贫,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巨大物质财富,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遵从您的教导,用孝心侍奉我们敬爱的母亲,让她老人家安享晚年;用爱心团结好我们姐弟妹三人,有事同商,有难同帮,关心教育好我们的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父亲: 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将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您是我们的好父亲,天路遥遥,相信您一定在注视着我们,我们天天也在想念着您,天地轮回,我们一定会在天堂相会,来世,我们还做您的儿子。
我马上行医30年了,在以后的行医生涯中,我会继续遵循您“想做一个好“先生”,必须先做一个好人”的教诲,我除了钻研业务之外,也会一如既往,学会做好人,对待所有患者有同情之心,怜悯之心,感恩之心,我将继续努力工作,为家乡父老乡亲和所有患者解除病痛,请父亲放心。
愿父亲安息。
作者: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于 斌
个人简介
于斌,男,52岁,主任医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骨伤二科主任,1991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曾任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骨科主任,2013年调入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年,曾在唐山骨科医院及天津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学习,主要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创伤骨科,骨盆骨折,脊柱外科,矫形外科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能独立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腰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手术、腰椎滑脱后路固定减压术、脊柱骨折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等手术。曾获得青龙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秦皇岛市第六届青年科技奖,秦皇岛市首届十佳医生,秦皇岛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得患者好评,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得省级科研成果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