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13省份“清零”!生活可以回归正常了吗?

0
分享至

记者:阚枫

当前,中国疫情态势持续向好,十余省份实现确诊病例“清零”,复业、复市、复学……民众生活正逐步恢复正常秩序。

然而,“零病例”并非“零风险”,面对境外疫情输入隐患加大,以及各行各业恢复秩序带来的防疫挑战,各地慎终如始,精准施策。

13省份“清零”,这几个地方实现零死亡

3月16日上午,贵州省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至此,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收治的146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全省实现“清零”。

从2月12日西藏在全国率先“清零”算起,截至3月16日,31省份中,有13省份已经完成确诊病例“清零”。

这些省份包括:西藏、青海、福建、新疆(含兵团)、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江苏、重庆、天津、吉林、贵州。

这些省份中,确诊病例最多的是湖南,自1月21日该省确诊首例患者,至3月14日最后1例住院确诊病例出院,54天内湖南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018例,出院1014例,死亡4例。

已经“清零”的省份中,确诊病例零死亡的省份有四个:西藏、青海、山西、江苏。

“清零”后,精准防控促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近期,在一些“清零”地区,地方官员频频“打卡”餐厅、带头消费的新闻被网友热议。

诸如,青海海东市委书记、市长带头下馆子吃拉面,江苏南京市委书记品尝鸭血粉丝汤,等等。

一方面,地方领导亲赴一线督复工、促消费,给企业打气,另一方面,测温进店、分散就餐等示范性做法,也暗示恢复正常生活和坚持疫情防控要把握好平衡点。

随着各地疫情持续转好甚至“清零”,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当属“生活何时回归正常”。

观察已经“清零”的省份,各地在出招促进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秩序的同时,均将精准严格的防控措施作为前提。

例如,3月15日,青海省发布通告称,全省所有餐饮经营单位即日起可全面恢复营业,并提倡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结账,鼓励采取线上外卖、线下打包,错峰堂食、叫号取餐、间隔排队等多种形式,避免排长队。

湖南近期发布A级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期间有序开放工作指南,明确景区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日承载量的50%,景区观光车、游船等景区内部交通工具采取隔位就坐方式控制乘坐人数。

多个“清零”省份错峰开学复课

疫情向好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分区分级复工复产已经开始一段时间,在病例“清零”的省份中,错峰开学也已被安排上。

3月9日,青海省部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开学,青海成为今年春季全国第一个学校开学的省份。3月16日,贵州和新疆的初三和高三年级在同一天开学。

其他“清零”省份中,山西此前发布通知,全省高三按3月25日做开学准备,西藏公布的暂定开学日期为3月下旬。

对于开学的标准,2月28日,教育部曾发布通知明确三个原则: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日前对媒体表示,各地是否达到开学的标准,要看专家的研判。“青海、山西、贵州等地在做出开学决定的时候,认真听取了疾控专家的意见,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病例“清零”,防控不能归零!

全民战“疫”一个多月,一些省份终于获得“清零”战果,接下来的防控能不能放松点?

显然,数字“清零”并不能让防控“归零”,一个重要的信号是:有的省份本地确诊病例“清零”,但是,又来了境外输入病例。

例如,甘肃、河南两地虽然本地确诊病例“清零”,但均出现了境外输入的病例。目前,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河南累计1例,甘肃累计42例。

进入3月,中国战“疫”局面持续向好的同时,疫情却在全球进入“大流行”阶段。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追踪的公共卫生机构数据,截至15日,中国以外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超过8.5万人,首次超过中国国内确诊总数。

另据国家卫健委的消息,截至3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3例,连日来,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中,多数来自境外输入。外防输入已经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实际上,已经“清零”的上述省份,近期也均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要求“外防输入”,警惕疫情反弹风险。

面对疫情,必须慎终如始。

责任编辑:朱佳琪(EN042)

延伸阅读
网易刊登此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网易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抓捕“四人帮”时,汪东兴为何把邓颖超给忘记?是故意还是无意?

抓捕“四人帮”时,汪东兴为何把邓颖超给忘记?是故意还是无意?

史说话春秋
2023-03-24 09:17:46
最新明确:禁止中小学举办

最新明确:禁止中小学举办

无线徐州
2023-03-24 20:39:30
好消息!3月24日,多名官员落马,反腐力度持续加大

好消息!3月24日,多名官员落马,反腐力度持续加大

大凡社会说
2023-03-24 20:05:11
不敢和中俄硬碰硬,美国换打法了,中俄联合声明,防的就是这招

不敢和中俄硬碰硬,美国换打法了,中俄联合声明,防的就是这招

老高评论
2023-03-24 09:13:05
尽管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普京仍参加金砖国家峰会 ​

尽管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普京仍参加金砖国家峰会 ​

ConfusionMax
2023-03-24 07:55:27
23年男子走下法庭,含泪与女儿告别后被押法场,行刑前表情镇定

23年男子走下法庭,含泪与女儿告别后被押法场,行刑前表情镇定

小叮当故事会
2023-03-24 17:58:54
22岁小伙与44岁阿姨相识当天发生关系,3日后阿姨报案:他装富

22岁小伙与44岁阿姨相识当天发生关系,3日后阿姨报案:他装富

社会人分享
2023-03-25 00:45:23
港媒曝美派两路人马访华, 但一个没见到中国官方, 一个没进入北京

港媒曝美派两路人马访华, 但一个没见到中国官方, 一个没进入北京

绍阳讲体育
2023-03-25 00:12:59
曝郑爽前男友张恒精神异常,出轨被抓时当场发疯,满地打滚撕衣服

曝郑爽前男友张恒精神异常,出轨被抓时当场发疯,满地打滚撕衣服

四斤
2023-03-24 21:27:27
学生论文太完美,教授一问ChatGPT,果然“招了”……

学生论文太完美,教授一问ChatGPT,果然“招了”……

中国日报
2023-03-24 16:51:33
为高强度战争做准备,美媒:中国猛造歼16歼10C,退役400架歼7

为高强度战争做准备,美媒:中国猛造歼16歼10C,退役400架歼7

看球大趣闻
2023-03-24 21:33:03
新疆笑到最后!周琦将去最不想去的球队,1.8亿变成500万

新疆笑到最后!周琦将去最不想去的球队,1.8亿变成500万

爱中超也爱篮球
2023-03-24 21:24:10
岸田文雄刚到基辅,普京一声令下,2架战略轰炸机抵近日本家门口

岸田文雄刚到基辅,普京一声令下,2架战略轰炸机抵近日本家门口

强国新武器
2023-03-24 11:16:10
投资明星演唱会被拖欠1600万 女企业家为追欠款被捅6刀 被告人出庭受审

投资明星演唱会被拖欠1600万 女企业家为追欠款被捅6刀 被告人出庭受审

封面新闻
2023-03-24 18:22:29
“疯狂小杨哥”已无退路,涉嫌直播、带货、流量造假

“疯狂小杨哥”已无退路,涉嫌直播、带货、流量造假

知了娱乐
2023-03-24 10:52:37
婆家给30万彩礼,我家陪嫁辆车,婚礼仪式上我妈的话让我无地自容

婆家给30万彩礼,我家陪嫁辆车,婚礼仪式上我妈的话让我无地自容

阿琪故事说
2023-03-24 08:28:56
张津瑜:时隔三月,最新6分35秒视频疯传,云雨画面,凶手不只一个

张津瑜:时隔三月,最新6分35秒视频疯传,云雨画面,凶手不只一个

侃姐细谈
2023-03-24 13:10:02
副省长虎年首位女老虎落网

副省长虎年首位女老虎落网

都的哗
2023-03-24 18:34:26
我和三婶发生了性关系,她让我不要告诉别人

我和三婶发生了性关系,她让我不要告诉别人

小海螺放映厅
2023-03-25 06:05:17
需求下滑? 传比亚迪深圳厂减产33%, 西安厂减产20%!

需求下滑? 传比亚迪深圳厂减产33%, 西安厂减产20%!

小星戏说娱乐
2023-03-24 23:27:22
2023-03-25 10:52:49

头条要闻

朝鲜首次公开"神秘核武器":能制造"超强力放射性海啸"

头条要闻

朝鲜首次公开"神秘核武器":能制造"超强力放射性海啸"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腰王,被轻狂撞了一下腰

娱乐要闻

胡歌首谈当父亲感受 自曝看着女儿落泪

科技要闻

刚刚,苹果CEO库克微博发文:我在北京三里屯

汽车要闻

换装1.5T动力 奇瑞艾瑞泽5 GT即将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苹果CEO库克:支持中国乡村教育,捐助增至1亿元

我们的买买买 让LV老板首次成为世界首富

教育要闻

体制内也有鄙视链?

艺术要闻

自然与众生 《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开启全国巡展

公开课

辽宁舰一小时耗油25吨,航行中如何补给?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