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人员正在安排线上教学课程。 (图片由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本报讯(记者 刘元琨 通讯员 张丽光)“返校后应每日检测体温和健康状况,避免和其他师生近距离接触,坚持佩戴口罩上下学,发现不适及时报告……”近日,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通过“线上”课堂给学生上课,讲授如何防范新冠肺炎。
疫情期间学校怎样防控?开学前后学校应做好哪些措施?
3月4日,记者从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获悉,为确保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防范新冠肺炎在校园发生,该学院未雨绸缪,及时制定工作方案,从开学前准备、开学后如何防控等方面精心安排部署,推动各项准备工作进入“快车道”。
据介绍,为扎实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该校要求从开学前14天开始,各系部处室负责监测每位学生及教职工体温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零报告制度”,若体温存在异常,或与确诊(疑似)病人有接触,要自行去医院就诊或者在家医学观察14天,暂缓入学上班。统筹各系部安排学生返校时间,不同系部、不同年级之间,分批次分时段错峰返校,避免人流过于集中。详细掌握每一名学生返校车次(航班)和到校时间,严格按照确定时间返校,不得提前返校。与此同时,做好封闭校园工作,确保返校过程及后续工作、生活、学习有条不紊。开学后,各系部教学楼、学生公寓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出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
针对开学后防控工作,学院也明确了具体举措和操作规范。学院将通过讲座、板报、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帮助师生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严格落实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零报告制度。学生自备体温计每日于固定时间进行自检,结果上报所在系部。同时,学院将在宿舍楼或教学楼设置测温安检门,对进入集中区域人员测量体温。学院还设立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每个卡口每天安排四个班组值班,每班组安排三名党员。
为了避免聚集性感染,学院统筹安排上下课时间,实行分时错峰用餐,分餐进食,并采取单排用餐座位,避免面对面用餐,避免人员密集。要求食堂从业人员、采购人员和供货人员,执行晨检制度,防止带病上岗,进入食堂必须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
对于教学安排,要求教务处、各系部提前做好教育教学、教师排课等准备工作。将春季学期的教学内容、时间、方式等合理安排,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对已经居家在网上学习过的课程,有重点地对已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复习,所用时间可安排在周末,以此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教学质量不降低。开学后,要减少不必要的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大型会议等活动。学院各项工作会议,非当前必须召开的,尽可能推迟到疫情结束后召开;确需召开的原则上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控制人员规模,并事先向学院办公室书面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