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钟声刚刚敲过,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新春的喜悦之中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国各地,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就此迅速拉开帷幕。一时间,公众的目光聚焦于此,一方面为疫情的迅速扩散蔓延而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又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英勇无畏精神而赞许连连。
在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像医院里负责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那么引人注目,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同样是这场抗击疫情战斗的主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他们都有同一个名字——疾控人!
在抗击传染病流行的战斗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诊断、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隔离、被污染环境消毒,在这五个环节中,除了救治外的四个环节,疾控人都是主力军!
诊断
实验室检测是疾控战士的“望远镜”,更是前线医务人员的“信号枪”,在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诊断中起到了 “一锤定音”的作用,为快速诊断、快速排除病例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强,检测风险大,需要三级防护。在进入实验室前,疾控检验室人员要穿着厚重、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佩戴N95口罩、防护面具、正压式呼吸器、双层的鞋套和手套……这一套行头的穿戴,少说也需要二十多分钟穿戴完好。只要半个小时,穿戴者浑身就仿佛浸泡在了汗水里。而通常来说,他们还要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至少四个小时。每次离开实验室,他们的脸上都留下深深印记。
流行病学调查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疾控中心流调队就是前沿阵地上的“侦察兵”。疾控流调队主要担负着寻找病原体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在抗击疫情中,只要接到指令,他们第一时间就要赶到疫情最危险的地方。在各个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直接与病人面对面,仔细询问病人发病前后去过哪些地方、坐过什么交通工具、接触过哪些人、整个发病过程和就医情况。掌握第一手新冠肺炎病人发病、感染的特征信息,评估当地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为政府提供科学准确的防控依据。
密切接触者排查追踪管理
这就需要疾控人员成为“福尔摩斯”,在第一时间根据病人提供的线索,一个接一个地找到跟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所有人员,不管这些人是病人的家人、同一航班或同一动车的人员,还是病人接触过的出租车司机、宾馆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导游等等。有时虽只有一个病人,疾控人却要排查密切接触者数百人。能迅速锁定传染源及密切接触者,虽如大海捞针,却一个不能漏网,对密切接触者的及时追踪、隔离观察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传染几率,有效的防止疫情扩大。如果说医疗是处理存量,是针对个体的人道主义救助,是战术工作,那么疾控就是控制增量,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战略工作。
消毒
疫点消毒处理既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疾控专业的消毒人员,对病人生活、工作过的,或者长时间停留过的所有场所,也就是最危险、最有可能存有病毒的场所进行消毒,消除传染病扩散传播隐患。同时指导密切接触者居家消毒,最大可能的切断传播途径。每一次的出动,疾控人都会对所有与患者接触的人群及其家属进行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情绪安抚,针对性的指导人群正确佩戴口罩,如何进行手消毒,讲究咳嗽礼仪等等。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疾控人直接面对的要么是病人和有可能发病的人,要么是病毒含量极高的标本,要么是最有可能残留病毒的场所,每一项工作、每一次出发都是高度的危险!“防未然”是疾控人的初心,“治未病”是疾控人的使命,“成未竟”是疾控人的职责,而“功未来”是疾控人的境界,非典过后17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廊坊疾控人冲锋在前筑“防线”,严防死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疾控人,这支有着优良传统和赫赫战功的队伍,诞生于建国初期,成长于抗击非典的伟大战役中,经历过消灭天花、对抗鼠疫、阻止霍乱、防控禽流感,在抗震救灾、抗洪救灾、重大活动保障中大显身手的光荣突击队,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斗争中,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勇于担当,严守在抗击疫情战斗的第一线,当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编辑 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