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祝你节日快乐。你要照顾好自己,家里的事儿不用担心。我和孩子们都盼着你早日凯旋,加油!”3月8日一早,河北省故城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辅警曹子岩就和妻子马玉洁视频通话,并送上了一个祝福“女神”快乐的大红包。
29岁的马玉洁是河北省故城县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2月5日,她随河北省第四批、衡水市第二批医疗队出发援鄂,至今已在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连续奋战了33天。
3月8日,人民公安报河北记者站记者和马玉洁电话连线,向她送上节日祝福,听她讲述这33天看似平凡却又催人泪下的日常瞬间。
“现在,方舱医院里病人数一天天减少,空床位越来越多。看着经过治疗康复的病人,我们心里很欣慰!”马玉洁说,“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有各省医疗队的紧急支援、有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泪
——“除了反复练习专业性穿、脱防护衣外,还要剪去及腰的长发!纵然做好了千般心理准备,但当理发师举起剪刀的瞬间,我的眼泪还是不自觉流了下来……”马玉洁不好意思地说。
“紧急通知:今天下午15时,出发武汉!”
2月5日12时30分,一条简短的信息发在马玉洁的手机上。从那一刻起,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她将踏上一次没有硝烟的“战场”。
“我的请战被批准了,作为故城县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成员,下午2点就要出发了,你要照顾好孩子……”没有过多的时间告别,马玉洁匆匆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就忙着去准备援鄂物资,回家收拾行李了……
早在1月26日,马玉洁和曹子岩双双向各自单位递交了抗击疫情“请战书”,义无反顾地投身疫情防控最前沿。
马玉洁和曹子岩明白,在疫情面前,医生和警察必须要扛起两种职责。
当“请战书”变为“宣誓词”,即使前面的路再艰难,他们也必须负重前进、勇往直前。
2月6日4时30分,火车到达武汉。
“到酒店后天刚蒙蒙亮,雨还在持续。灰色的天空下,人们都在企盼着可以驱散阴霾的阳光。不知是昨晚吃凉汉堡的缘故还是水土不服引起,自己竟然有些腹泻!立马吃了来时准备的蒙脱石散!”马玉洁在第一天的日记里写道。
简单休整后,马玉洁开始和战友做紧张充实的战前准备。
“除了反复练习专业性穿、脱防护衣外,还要剪去及腰的长发!纵然做好了千般心理准备,但当理发师举起剪刀的瞬间,我的眼泪还是不自觉流了下来……”马玉洁不好意思地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觉得自己很可笑,剪发有什么可怕的呀!
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之后,2月8日,马玉洁和战友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这也是武汉第一家方舱医院。
一场持续的、艰苦的战疫正式打响!
歌
——“那一瞬间真是情不自禁,那种场面就是想带动大家加入进来,特别激动!”马玉洁说,“有时候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手拿着电子体温计,一手拿着指脉氧仪,带领大家一起打着拍子,高声歌唱……”
身披“战袍”,即为“战士”。
2月8日23时50分开始准备所需的防护用品,2月9日0时30分集合出发,马玉洁迎来了第一个夜班。武汉的黑夜里,一辆公交车载着11名医护人员飞快穿过空寂的街头,直奔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
到指定地点领取物资,去清洁区戴帽子、戴口罩、穿隔离衣、带手套、带鞋套、穿防护服、带护目镜,每个人都严谨地按照操作规程做好防护。
“穿上防护服后,我们根本没法分清谁是谁了,只能在防护服上做标记:1号,王健加油!2号,刘志霞必胜!3号,马玉洁奥利给!4号,李森武汉加油……”马玉洁说,除了名字,后来大家也会在防护服上写一些鼓励的话。
体育馆的大厅,一排一排、一列一列,一床一桌一椅,250个床位,当时住着190多个患者。
抽血、咽拭子采样检验、测体温、巡视病情、写记录、运送饭菜、清扫垃圾……进入方舱后,马玉洁和队友们没有停歇过。
为了不上厕所、避免浪费防护服,他们值班时每个人都穿着尿不湿,“为了防止拉肚子,还要提前吃止泻药”。
“护理站设在靠墙的一侧,其实就是一张桌子,没有座位。当然,有座位我们也没有时间坐。”马玉洁说,“尤其在晚上,没有人敢坐,因为特别困,怕睡着!”
在方舱医院里,有些患者心理过度紧张焦虑。马玉洁还要做好疏导安抚,工作强度、难度可想而知。
一位大爷发烧39摄氏度,情绪特别不稳定,总怀疑自己在方舱里治不好。
马玉洁不断地安慰他、鼓励他,给他喂药、打水、打饭。后来,大爷逐渐康复,也和马玉洁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痊愈出院那天,大爷特意找到马玉洁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马玉洁和战友们带着部分病人一起唱歌、做操、跳广场舞,后来这种氛围居然感染着所有人加入了进来。
“那一瞬间真是情不自禁,那种场面就是想带动大家加入进来,特别激动!”马玉洁说,“有时候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手拿着电子体温计,一手拿着指脉氧仪,带领大家一起打着拍子,高声歌唱……”
时间一长,大部分病人都重新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鼓起了生活的希望,痊愈出舱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临走时都对医护人员依依不舍,互相添加了微信,有的开玩笑地说“甚至都不想出去了”。
“有个出院的大姐到现在还天天给我发微信,感谢我们对她的鼓励和照顾。”马玉洁说,“所有病人都能健康出院,就是我最开心的事儿!”
约
——“既是父母也是儿女,我们心里既有牵挂也有愧疚。但特殊时期,我们必须要坚持到底。”马玉洁在一次下夜班后的日记里写道,“清晨的阳光很美,武汉的明天一定会更美……”
时间很快,一个多月过去了,马玉洁说,自己在方舱医院度过了元宵节,度过了情人节,今天又度过了三八妇女节。“平时这些也没觉得什么,这次感觉非常特殊,这也许是我这一辈子最有意义的事儿!”
为了给在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工作的女医护工作者庆祝节日,几位即将出院的病人自发为医护人员们准备了鲜花和气球,还手绘了海报送给她们表示敬意。
“节日快乐!谢谢这些日子里姐姐的关心和照顾。再见了,我会永远记得你的!”一位高三学生临出舱时特意给马玉洁发来微信。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人刻骨铭心,总有一个瞬间让人终生难忘。
马玉洁说,等打赢这场战“疫”后,她最想看的就是武汉的樱花。
她还向那个治愈出院的大爷打听了,距离方舱医院不远就有一处看樱花的好地方,等到3月中下旬,樱花就会开了。
“据说樱花花期特别短,一下雨花瓣就落了。今年是赶不上了,疫情结束后,明年我要和老公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再来武汉,来一场樱花之约。”
马玉洁和曹子岩有一对可爱儿女,大女儿3岁,小儿子刚1周4个月。“临出发时,我把儿子搂在怀里看着他慢慢睡着,等女儿也睡了才赶紧起身,把两个孩子留给婆婆照顾。”马玉洁说,“因为那个时候,我真的没有时间、也没有勇气再多看孩子几眼!”
出发第二天是婆婆生日,前一天马玉洁订好了蛋糕。当天,她跟婆婆打了个电话:“妈,我不能陪您过生日了,等我回去咱再补。这俩孩子托付给您,辛苦您了,谢谢妈!”
电话那头,婆婆也哭了。
刚到武汉时,马玉洁经常给曹子岩视频通话、看看孩子。
“后来我爱人跟我说,你以后就跟我一个人视频吧,别看孩子了。女儿每次视频完了都会大哭一场。”马玉洁说。
就这样,俩人约定,当着孩子们通话时只用语音,平时曹子岩拍好孩子的视频给她发过去。闲下来的时候,马玉洁总是一个人流着泪、默默地看孩子的视频。
“既是父母也是儿女,我们心里既有牵挂也有愧疚。但特殊时期,我们必须要坚持到底。”马玉洁在一次下夜班后的日记里写道,“清晨阳光很美,武汉的明天一定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