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2020年的春节令人难忘,新冠肺炎冲淡了新年的喜悦。
时光仿佛穿梭回十七年前抗击“非典”的战场,一场更为严酷的较量在白衣天使和黑暗病魔之间展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全国各地各级医务工作者披荆斩棘,冲上“除魔”一线;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在抗疫前线有多少90后孩子在守护生命,秦皇岛港口医院也不例外。
而在港口医院发热病房这个最危险和最前沿的地方,有一位大姐姐、她亦师亦友,守护着这群勇敢的医护孩子们,她就是发热病房护士长文芳。
2.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2020年1月末,港口医院预成立发热病房,许多90后的年轻护理人员纷纷报名,护理部很快确定发热病房护士名单,但发热病房的护理“领头人”却需要商榷。
做为ICU护士长的文芳主动请缨,坚定的向护理部主任表态:“我重症专业出身,符合卫建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人员的要求;我年资高理论强,能更好的协助发热病房医生工作;我操作技术熟练,观察抢救危重患者有经验;我来教发热病房的孩子,我保证一个都不少的带回来!”
也许是她的态度坚定、也许是她的技术过硬、更也许是她的这份“承诺”,护理部尚主任当场决定:发热病房的队伍,文芳带!
转眼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轮值的医护人员换了一批,文芳却依然坚守阵地,每日的工作似乎是枯燥复制:
做好防护、督促所有人员做好防护;
检查各处消毒工作、污染物管理;
开始每日护理工作、参加抢救;
消毒处理各区域、碎片时间做培训;
带领护理人员查房、病情观察;
指导护士书写记录、检查工作;
严格把关隔离防护、查找漏洞……
她像是一只精准的钟表,每时每刻都一丝不苟,用行动履行“一个不能少”的诺言。
病魔肆虐、医者尽心,双方势均力敌,这是一场持久的战役。
亲人分离、工作辛苦,唯有同道者,方能深刻体会其中苦楚。
媒体中那些亲人分别的潸然泪下,
那些汗水压痕错综的面庞,
那些被消毒液腐蚀的双手,
那些坚守与执着的忍耐,
那些感染与危险的交锋,
那些思念与牺牲的情感……
从来都不仅仅只是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身临其境、方知其苦。
而她,文芳,却常常是笑着的——即使口罩遮住了笑容,看她弯弯的眼睛,就能感受到微笑的温暖:
她笑着整理更换的隔衣,
她笑着问候轻症患者,
她笑着教年轻护士技术,
她笑着驱散“弟弟妹妹们”想家的阴霾,
她笑着目送转出发热病房的患者……
“年轻的护士就是年轻的自己,教他们就是重温学习的过程,自己有多想家他们就更想家,劝劝他们就是劝着自己”文芳这样想着,用爱心和技术让与死神一步之遥的悬崖幻化成春天。
文芳护士长忙到下午4点才吃上中午饭
采集核酸检测标本
仔细核对患者信息
查房完毕,出隔离区的流程
穿好防护用品与护士进隔离区前互相打气
3.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平日的文芳,港口医院的每一位护士都不陌生。做为ICU的护士长,这位身材娇小的文老师,却以严谨和严格而著称:
操作考试抽到文老师监考,大家会多练3遍才敢去;
护理部检查,她是火眼金睛,任何瑕疵都别想逃过;
专科护理查房,她都分析点评的头头是道。
文芳老师带领的ICU护理团队以工作细致、技术精湛、作风踏实而著称。
近两年港口医院迅速发展,ICU从三、五个病人的工作量变成八、九个病人甚至更多,而护士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
突如其来的繁忙、多变的病情、普遍年轻的护理队伍让ICU的护理工作困难重重。而文芳用牺牲休息的坚持,手把手的言传身教,近乎苛刻的考试考核培训,硬是将难关挺了过来:
病人多了,护理质量更好了;
时间少了,护理观察更精确了。
病情重了,护理技术发展了:
床旁血滤技术、
有创血压监测技术、
床旁超声置管引导技术、
超声下空腔脏器残余量测定、
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术、
赛丁格PICC置管技术……
这些高精尖的护理技术在ICU护理团队中广泛运用,并毫无保留的培训每一位有学习需求的医护人员!
面对同行的赞美,文芳只是认真的说:“我这个人对生活要求比较高,所以对工作要求也高,精致生活、细致工作是我的追求。”
在ICU这个医院护理技术顶峰的科室,文芳带领她的团队怒放着,像带领发热病房的团队一样,用细致的护理工作、用高超的护理技术,守护生命、守护健康!
文芳护士长正在为病人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
考核并指导护士深静脉维护技术
采用课件形式开展重症新护理技术培训
4.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2020年最期待的,就是武汉樱花共赏、人间四月芳菲,文芳老师带领的90战队胜利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