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无偿献血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廊坊市人口基数少,血液病用血量大的特殊情况,临床用血形势严峻。对此,市中心血站主动作为,在创新举措加大采集的基础上,科学调控,加强血液调拨,周密安排医疗机构间血液调剂,合理设置库存,有效保障特殊时期的血液供应,破解了采集不足造成的用血紧张局面。
摸清底数,科学调控
为缓解疫情防控与春节假期叠加对血液采集的影响,市中心血站提前谋划,一月下旬及时对全市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调研,对于春节前血站、医疗机构备血情况和住院患者数量进行统计,确定全市库存总量和供应期限,对采供血形势进行汇总分析,按照《血液库存调控方案》,做好血液预订和供应。积极协调各医疗机构间节前备血的调剂使用,避免因个别单位库存过多造成过期报废,充分发挥每一袋血液的作用。2月份以来,10多个临床机构间调剂红细胞,共计139单位。
主动协调,增加库存
针对疫情期间,各地普通门诊量明显降低,择期用血减少,各地血站节前备血出现过期报废的风险。2月初,市中心血站主动与省内各地血站协调,加强血液调拨,在保证有效期的情况下合理设置库存。既保证了其他血站血液的有效利用,也补充了本市血液库存不足。疫情防控期间,与省血液中心、张家口市中心血站、衡水市中心血站、秦皇岛市中心血站等5个血站调拨11次,调入去白悬浮红细胞788单位,单采血小板111人份;调出270单位。
增加制备,补足差距
廊坊市2家血液病专科医院对血小板需求量大,同时血小板采集技术难度高、采集时间长、群众认知不足,为保障临床需求,成分科在全省唯一开启血小板手工制备,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制备浓缩血小板。把好制备安全防控关,确保血液安全制备。截止到2月24日,共为临床提供浓缩血小板1244单位,有效补充了临床用血小板不足。
疫情期间,血液成分制备科和供血科全力以赴,以临床用血为中心,采取多种科学有效措施,对内做好清洁消毒和人员防护,对外加强血液运输的安全保障。2月份,临床供应红细胞5330单位、单采血小板1466、浓缩血小板1244单位、血浆4138单位,分别是去年同期红细胞增长4%、单采血小板增长6%、浓缩血小板增长306%,血浆增长7%,保证了临床用血的充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