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沧州炼化质量计量中心水汽分析岗位的叶青松拎着三十个采样瓶开始采集全厂的水质样品,化验室里其他人开始有序分工做着各项准备工作,赵丽英调试仪器,宋文玲调配试剂……
沧州炼化水汽分析岗位负责全厂循环水装置、锅炉装置和防腐水质分析。每天的分析项目多达350余项,这么多的分析项目全部由水汽分析班组的7位人员承担。虽然人手紧、任务重但是大家却从不叫苦,工作起来毫不懈怠。
2017年,对于水汽分析岗位来说应该是最艰难的一年。由于部分职工内退,班组由原来的10人锐减到6人,本就不足的人手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分析项目在不减量的情况下,又增加了全厂防腐水检测。分析任务增加,人手严重不足,重重难题压在水质分析班组人员头上。为了给大家鼓劲儿,班长带头干,班组人员之间互相打气加油,大家在合理调配岗位分工的同时,不断精进自身分析水平。即便这样,在人手紧缺的几个月时间里,水汽班组的人员几乎是无休班作业,直到中心给班组配备了两位新人员才稍有缓解。
新增加的防腐水检测,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新接触的项目,最大的难题不是学习新的分析技巧,而是防腐水中的硫化氢含量比较高。当时针对防腐水的检测手段是滴定检测,滴定之前需要把样品煮沸,煮沸的过程中会蒸发出更多的硫化氢,虽然实验人员佩戴着护目镜和呼吸半面罩,还是不可避免的被硫化氢气体刺激到。宋文玲记得,那时候自己的脸因为做样过敏的非常严重,几乎裸露的部分都爆下了一层皮。为了解决难题,大家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后来经过摸索改进样品前处理、操作条件等分析细节,新旧方法的比对等措施,将分析方法更新为仪器法,既避免了样品蒸煮过程产生的危害又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
如果说面对任务重人手紧的困难,水汽分析岗位没有掉链子,是水汽分析人员的坚强与责任,这其中更闪光的便是班组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班组上采取先分工再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虽然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一旦出现特殊情况还能融合工作。班组里的刘静因为身体原因做了个手术,由于班组之前的合理工作方式,大家马上就承担起她岗位的任务,虽然工作量增大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刘静本该休养两个月,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只歇了50天就回到岗位上。在岗位上,大家尽量轮着帮她采样,不让她干重活。这个班组就是凭着这样的精神和团结的氛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按时按点高质量完成任务,没有提交过一个错误数据,在今年被评为了“巾帼建功岗”。(王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