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阳原人快看!开学延迟了,让孩子这样做绝对大有进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阳原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勇抗疫情,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和典型人物。
“严叔叔,您好!我叫田晰瀚,是一名高中学生。我从张家口新闻网上看到了您过年期间放弃休息,从石家庄老家第一时间赶回曲长城与村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一起抗击疫情的事迹;也知道您在县里缺少口罩等物资的情况下,自己开车回石家庄为大家筹集防护用品;还知道您为了支援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多交了1000元党费……您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像您这样的人!”
特殊时期,一名高中生通过手机与曲长城驻村书记严春晓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对话”进行了很长时间,从白天到夜晚,时断时续。因为,这个孩子口中的“严叔叔”正在一边同她交流,一边手脚不停地在进行着现场防控指挥。
随后,小田同学用一种拟人化的手法,一种类似相声“五官争功”的形式,为我们立体化地呈现了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驻阳原县曲长城村的第一书记严春晓带领村民抗击疫情的过程。
孩子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疫情期间家长更应该利用身边的榜样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和爱国教育。鲜活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它们眼中的老严
田晰瀚(高中生)
腊月三十(1月25日)
我是大门(老严的“家人”)
凌晨一点的风,又冷又刺骨。
家里的女主人梅姐,依在门边,静静等着楼梯里轻轻走上来的老严。太晚了,他不想打扰到邻居,而村里的事安排不完,他是不肯回来的,梅姐已经习惯了。
苦的是我,过年了却一点年味都没有。对面的兄弟(门)早已穿上了新衣裳(贴上了对联),而我,还这么土里巴气。一家三口,一个一线驻村,一个二院从医,一个高三冲刺,三人三个战场,谁还顾得上我呀。
简单洗漱,饺子上桌,老严吃饭,两人的悄悄话就开始了。
“你吃完好好睡一觉儿,明天下午我请会儿假,咱们回两边老家转一圈吧,今年春节我们不休假了,正常上班。”梅姐声音柔柔的,却带着坚定的语气。
“行,我陪孩子两天,给他调整一下状态。初三我就得回去,初四我们村组织春节联欢晚会,我给大家鼓鼓劲。”灯光下,老严仰了一下头,硬把眼泪憋回去了。对儿子,他亏欠的太多。
外面天空黑得深沉,屋里的声音断断续续:
“……你在家多跟儿子聊聊,他现在压力有点大……”
“……不行就让爸妈过了年早点来,要不你下班回来还得做饭……”
老严虽在家,但心依旧在村。
作为门,我的职责是守护整个家。而他,心里装着更多的家。
正月初五(1月30日)
我是私家车(老严的“伙计”)
先声明,老严是最让我烦的人!
大过年的,他打电话问村里情况,人家一句“买不到口罩”,他就要八百里加急送过去!而且动不动就“私车公用”。还要当天赶个来回,那可是一千五六百里地呀!回来时还是晚上,对即将步入老年的我,怎么吃得消!
好在一路上的兄弟们很少,疫情弄的,人都不出来了。半路上又绕了个弯。老严找了他高中同学,好说歹说硬挤出来一些民用KN95口罩,还得让我带着他去取货。
“你说你一个大处长,还用你这么老远亲自去送呀!”一见面,老同学就开始揶揄他。他打了个哈哈没正面回答。
晚上9点下高速,可恶的家伙没有直奔村里,而是先去了县卫健局,然后又去了镇政府,最后才穿村而过。原来,他没有只考虑村里。
“武书记,我刚从村里走,没停留。我也是外来人,怕把病毒带进来。我带了点口罩来,明天你去镇里取吧……”他离开村才给村书记打电话,又对防控工作叮嘱了很多。我知道,他太爱这一方百姓了。也正如此,他才三谢挽留,过而不入,连夜返回。
返程的路上很静,或许是有些疲惫,或许是完成了任务,老严开得不像那么猛了,路上还到服务区休息了两次。不过,我这老骨头快散架了倒是真的,他可不是轻易说累的人。这人,干起工作来精神头太足!
好吧,我开始有点心疼他了。为他,值了!
空气流动,风的路线一万种。车轮滚动,希望能吹来今年春风……
正月初八(2月3日)
我是手机(老严的“小棉袄”)
偷偷告诉你,老严对我比对谁都亲,不接受任何反驳。因为,我俩形影不离。
“老严,我该充电了。”电量不足,我给老严发了条提示消息。
“恩?又没电了啊。”
这还怨我罗!老严去不了村,就通过我不停地指挥。我俩“爱情的火花”一个劲儿地往外冒,不费电才怪呢!4个村民实名交流群、1个党员群,他一会儿发一个信息:“卫健委防控指南”“村民防疫十条”“打击网络谣言通告”“不要走亲、串门、集聚、聚餐”……
老严把我捧在手心编写、转发好几条信息,这刚放下又拿起。哎,太“腻了”。
“武书记,应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作用,我已经安排做了流动红旗和白色警示牌,下午组织个共产党员先锋队,上街巡查吧。”
“薛书记,是不是这一条线上的几个村能归并成一个出入口、一个检查点?减少村村设卡,规范检查登记,劝返外地游玩的人?”
习惯了老严的叨叨,也就见怪不怪,自顾清理病毒去了。突然,一条转帐信息提醒,微信成功转出1000元。我赶忙去看老严的聊天界面。
“把钱收了代转吧。不要提及名字!!!”
“非常感谢!”
“大家庭,应该做的。你们辛苦了。”
这个老严,还是捐款去了。
朋友圈里,梅姐发出三张图片,写了一句话:我们在这里坚守,你们在家安心过年!
“点我!点我!回复!回复!”我大声地叫着,可是老严没听到。或许是因为他明白都是职责所在,也或许他的心一直在村里吧。
下午,老严也在朋友圈发了三张图片,附了一段话:
“党员做先锋,举旗抗新冠,村民心相印,在家鼓与喊。不到街上转,远离麻将馆,炕上腿一盘,逍遥赛神仙。仍有无畏人,上街凑群玩。树起白色牌,警示惹民厌。苦口婆心说,你咋不听劝。待到肺炎染,后悔为时晚。”
良药苦口呀!再不听话,怎么对得起俺家老严。
“谁知道维修大喇叭的,跟说一声。”县驻村干部大群里,老严又发出了求助……
晚上,老严和村里通电话,说是明天回村,问都缺啥,他带去。哎,与其这样坐卧不宁、放心不下,那还不如早点回村踏实呢。
正月二十三(2月18日)
我是大棚(老严的“知己”)
我想,我一定是老严的骄傲。因为他每次进来,我都能听到他底气十足的男中音和爽朗的笑声,即使他今天戴了口罩。
“老武,组织人赶紧摘27盒草莓,10点送到临时配送点。一定记得带上一次性手套,注意卫生。”他一进6号棚就喊。老武是我的管理者,这人聪明、勤快,经常给老严出点好主意。
疫情影响农业生产?不存在的,老严有招。
草莓个大肉厚、色正味香,供不应求。因防控疫情限制了人员流动,人们不能进棚采摘,老严创新销售模式,采取县域内网上预约下单、疫情防控检查点定时取货的方式,咱的人不出去,外边的人也不进来。就这样,还得限制下单量。谁让咱的草莓太好吃呢。咦,老严咋又变成商人了?!
“帅老先生,让大家一定把口罩戴好,人与人之间拉开点距离。”老严又相继来到8号棚、10号棚,这里十来个村民正在进行菊花育苗扦插,为开春后扩大面积、对外供苗做准备。
“帅老先生”是去年发展“三花三果”产业时,老严刻意培养的首席土专家,老严习惯这样尊称他。他经常说,一定要带出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发展团队,才能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这里,处处有风景,一点不寂寞。老严走进7号棚,3个直播带货网上培训班新学员正在练习拍摄制作视频。
“拍摄制作小视频注意手不要抖,有全景,有特写,可以尝试从下往上拍,走动着拍,慢慢就掌握技巧了,不要着急。有问题要及时通过培训群向郭老师和陈老师请教……”
原来,老严又发功了。他邀请电商培训老师和县领先自媒体团队,给村民免费培训电商,要打造直播带货村、淘宝村。
正月二十四(2月19日)
我是老曲(老严的“千里马”)
老严常说,“只要心中有花,就一定能种出花;只要心中有美,就一定能发现美。老曲很美,过去很美,现在很美,未来会更美。它的美,带着你们去发现。”
他可真是我的“伯乐”。
严春晓查看新发展的菊花长势(吉世宝拍摄)
他真的带领村民种出了花。多年没有收成的荒草地上,长出了400亩的玫瑰花、观赏花和皇菊花,姹紫嫣红,竞相争艳,引来了观光客,更让村民的钱包一点点鼓了起来。他又向上提交了产业融合项目实施方案。不久,一个更加绚丽的花海园区就会夺目而出。
这下,老严更加信心了。
严春晓为村民打出优质富锶山泉水(宋建广拍摄)
他真的发现了美。顶着几乎全村人都不相信的压力,请专业团队硬是在村南山脚下打出两眼天然、优质、富锶山泉水,彻底解决了困扰28年的安全饮水问题。而今,泡上一杯富锶菊花茶,憧憬着不久住进电梯楼房,那真叫一个美。
更重要的是他还发现了心里美。两年的正能量引导、真善美推崇没有白费,大疫面前,老曲知恩图报,全村430名党员群众自发捐款4.5万元,感谢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让老曲过上好日子。下午,打好包的捐赠物品和菊花茶陆续发往湖北神农架和战疫一线。
其实,我最清楚,我更大的秘密已被老严发现……
经过时间的沉淀,老严带给我们的永远是信心和惊喜,不玩虚的,说到做到。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他说,疫情和贫困都不可怕,坚定信念跟党走,齐心协力战胜它们,就是一片新天地!
短暂停顿,是为了更高层次的飞跃。今日疫情防控,让我这“千里马”更加稳健壮实。明日必将腾空跃起,跨上全面小康快车道,追赶乡村振兴头班车,实现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