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裕华】你在里面救人,我在外面值守——警医兄妹共同抗“疫”)
“又听到有患者治愈出院,真是好消息。”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建通派出所民警李瑞卿近来一直和战友们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驻勤点执勤,每每得知有患者治愈出院,李瑞卿和同事们都非常高兴。李瑞卿的妹妹李瑞瑶是该院发热一病区的护士,负责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护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兄妹俩战斗在不同的战场,共同期待着胜利的到来。
警医兄妹
共同抗疫
警医兄妹
共同抗疫
警察哥哥: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用奉献点亮希望
今年春节,李瑞卿本来是想值完班回高邑老家陪父母的。之前,他已听到妹妹因工作需要不能回老家的消息,想着自己得回去尽点儿孝心。除夕下午,李瑞卿开车把妻子和两个孩子送回高邑。初一一大早,他赶回所里值班,恰逢疫情防控形势升级,公安机关全员停休,李瑞卿就再也没有时间去接回妻儿。
“做好防护,没事少出门。”“最近小区有外来人员吗?” 李瑞卿是负责辖区治安的,对社区情况比较熟。疫情防控开始后,他和同事们深入社区帮助社区工作者做好防控宣传,对外来人员进行核查登记。
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分局组建新元高速裕华路西口检查站,李瑞卿主动要求到检查站执勤,负责与医护人员一起对出市方向车辆的司乘人员登记信息、检测体温,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八个小时。
“我来你们医院的驻勤点执勤了。”2月3日晚,李瑞卿给妹妹发了一条微信。“哥哥,注意做好防护。”兄妹俩一个在病区外,一个在病区内,因防控措施需要,不能见面,他们只是用微信问候了一下。李瑞卿和同事们在执勤点维护治安秩序,普及有关法律知识。
“民警同志,有一个接受医学观察的疑似病例患者不太配合工作,能帮助说服一下吗?”他们接到从医院打来的电话。于是,通过电话,李瑞卿对患者耐心地讲解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懂了。我好好配合医务人员。这是对我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方的回答,让李瑞卿感到格外欣慰。
“我院首例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走出病区了。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2月4日,李瑞卿结束执勤后,看到了妹妹的微信留言。“注意身体。一起迎接胜利。”他回复道。
护士妹妹:坚守在医疗一线,用温情融化冰雪
1月21日,李瑞瑶所在的科室被医院确定为“发热病区”,当晚收治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李瑞瑶和同事们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为患者查体、做健康宣教,对场所消毒杀菌,除了做好这些工作以外,李瑞瑶和同事们还为患者打水、送饭。“我们都明白,我们的职业决定我们面对着风险。但从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深知自己肩头的责任。”李瑞瑶说。
2月3日,发热病区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工作更加紧张了。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每次连续工作至少4个小时以上。“工作一会儿,就感觉异常闷热,内衣也被汗水浸透了。”李瑞瑶说。医务人员都选择了忍耐。他们说,不是觉得重新再套上厚重的防护服太费事,而是知道防护物资紧缺,不愿轻易浪费。
医护人员因长时间佩戴口罩,耳朵勒得受不了,有的甚至产生过敏症状。他们后来发现,牛奶箱上的提手可以解决问题。把口罩带系在提手两边,可以解放耳朵。于是,医疗发展科发出倡议,一下午就收集了一百个提手。“同事们的支持很暖心。我们也积极把正能量传递给患者。”
患者一开始对病情都有些恐惧,医护人员耐心地做好安抚。一天上午,李瑞瑶在给患者送饭时,听到新来的一位患者阿姨在哭泣。原来,她一家三口确诊,老伴和儿子已送入ICU病房。对家人的担忧和对病情的恐怕,让她坐卧不宁。李瑞瑶耐心地对她进行劝导,给她讲解医学知识,鼓励她增强信心,配合治疗,战胜病魔。“谢谢你啦,姑娘。”老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后来,这位阿姨和她的儿子、老伴治愈出院。“患者出院,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消息。”李瑞瑶说。
父母:家是有力的后盾,一起走向胜利
父母知道李瑞卿、李瑞瑶兄妹战斗在抗“疫”一线,给他们的是鼓励与支持。“我们也惦念你们。让我们的惦念化作你们工作的动力吧。”这是他们的父亲在家庭微信群里给他们的留言。
兄妹俩对父母更多的是报喜不报忧。前几天,李瑞瑶因劳累身体不适,她没敢跟父母视频,只是向哥哥说了一声。“院领导很关心我们,经过休息,很快就没事了。”李瑞瑶说。
“我们的家庭微信群现在就像一个助战群。虽然我和妹妹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虽然我们暂时也顾不上照顾各自的孩子,但家人给我们的是理解与支持。”李瑞卿说。
李瑞卿的二弟在高邑经营餐饮。在家人的感染下,疫情防控伊始,他就煮好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各疫情防控检查站。“我哥哥妹妹都在抗‘疫’一线,我也要为抗‘疫’出点儿力。”他说。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一起迎接胜利的春天。”这是李瑞卿一家人的心声。